患者男,51岁。因发热,咳嗽,剧烈头痛5 d入院。患者自述有夜游史。入院查体:消瘦,慢性消耗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触及,肺部CT提示右肺脊柱旁高密度影,脑MRI发现两侧大脑多处散在团块样病灶。
HIV受体包括
A:CD4分子 B:驱化因子受体 C:Fc受体 D:半乳糖神经酰胺受体 E:CD8分子 F:CD19分子 G:CD20分子
受体的向下调节是指( )
A:药物的内在活性小,无法与受体结合 B:多数受体处于失活状态 C:受体和药物之间的亲和力低 D:长期使用激动剂使受体数目减少 E:长期使用拮抗剂使受体数目增多
某男性患者,52岁。因发热,咳嗽,剧烈头痛5天入院。入院体检:消瘦,慢性消耗病容,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心(-),肺CT、示右肺脊柱旁高密度影,脑MRI发现两侧大脑多处散在团块样病灶。
HIV受体包括
A:CD4分子 B:趋化因子受体 C:Fc受体 D:半乳糖神经酰胺受体 E:CD8分子 F:CD19分子 G:CD20分子
受体下调
β-受体兴奋剂在应用两周后,常引起β-受体下调,支气管舒张作用减弱。下列哪种药物可促进β受体功能的恢复()
A:氨茶碱 B:酮替芬 C:溴化己胺醇 D: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E:异丙托品
受体向下调节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机制是在心衰时
A:β-受体密度上调 B:β-受体密度下调 C:抑制心肌收缩力 D:降低心室率 E:降低房室传导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机制是在心衰时
A:β-受体密度上调 B:β-受体密度下调 C:抑制心肌收缩力 D:降低心室率 E:降低房室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