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0岁。梅毒血清反应阳性,无临床症状,医技检查缺乏梅毒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正常。
成人早期梅毒患者经充分治疗后随访,符合我国指南的是
A:治疗后第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包括临床与血清,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应随访2~3年 B:治疗后3个月做1次临床,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以后每6个月检查1次,直到脑脊液变化转为正常,此后每年复查1次,至少3年 C:经过充分治疗的梅毒患者如血清反应仍然阳性,应每月检查1次血清反应,连续8个月以上 D:经过充分治疗的梅毒患者如血清反应阴转,且未发现梅毒的临床表现,则可停止观察随访 E:妊娠期梅毒治疗后分娩前应每月检查1次梅毒血清反应,如3个月内血清反应滴度不下降2个稀释度,或上升2个稀释度,应予复治,分娩后按一般梅毒病例进行随访 F:梅毒患者如治疗后血清固定,需要随访3年以判断是否终止观察
某患者被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口服消心痛等药治疗。门诊随访3个月后某日感觉心前区疼痛,持续1h,含硝酸甘油无效,急诊心电图无心肌梗死的表现。
4h后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血压11.5/8kPa(86/60mmHg),伴四肢冷,大汗淋漓,考虑有心源性休克。下列抗休克治疗原则最重要的是
A:应用扩血管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 B:主要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强心药 C:激素治疗提高应激性 D:缩血管药保证冠状动脉的灌注 E:快速补充血容量
患者男性,41岁,咳嗽,咳痰1周,加重2天。查体:双下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血常规白细胞11.9x10
/L,中性90%,血Cr86μmol/L,尿常规正常,胸部X片示双下肺炎性改变。予先锋V2g静脉滴注治疗6小时后出现高热,皮疹,关节疼痛,复查尿常规蛋白(+),白细胞(+)(其中3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红细胞(++),血Cr519μmol/L
该患者如对常规治疗疗效差,可谨慎试用的治疗方法是
A: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B: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C:环孢素治疗 D:中医中药治疗 E:大剂量抗凝治疗
患者男,41岁,咳嗽,咳痰1周,发热37.8℃天,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3天后出现退热后再次发热至38.5℃,皮肤瘙痒,皮疹,关节疼痛,尿常规蛋白(+),白细胞25个/HP,细胞(+ +),血常规:WBC12x10
,肾功能:血Cr219μmol/L。
该患者如对常规治疗疗效差,可谨慎试用的治疗方法是
A: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B: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C:环孢素治疗 D:中医中药治疗 E:大剂量抗凝治疗 F:霉酚酸酯治疗
某女性患者,44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于2年前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Ⅲ级,2.5 cm×2.0 cm×2.0 cm, 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0/32。全面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术后接受6个周期的紫杉醇(泰素)和表阿霉素化学治疗,后定期随访。
对该患者所接受治疗的评价为
A:治疗得当 B:应行扩大根治手术 C:术后应采用大剂量化学治疗+骨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D:术后化学治疗应做12个周期 E:应给予术后放射治疗
某女性患者,55岁,10年前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内分泌治疗3年。每年复查,近日查ECT:T4浓集。患者无症状。
若为转移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手术 B:放射治疗 C:化学治疗 D: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综合治疗 E:骨水泥注射 F:放弃治疗
女性,29岁,孕2产1,2年前剖宫产一男孩。平素月经规律,5/30天,经量不多,无痛经。3个月前因使用工具避孕失败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恢复良好,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就诊。
对该妇女术后常规随访时间及内容正确的是
A:第一次随访为放置后3个月 B:第二次随访为放置后6个月 C:第三次随访为放置后9个月 D:以后每半年随访一次 E:随访内容为了解主诉和月经情况,还应做妇科检查及节育器定位检查
某女,34岁,2月前外阴出现数个圆形质硬溃疡,无痛痒,未治疗。近2天出现流感样表现,自诉外阴皮疹轻度瘙痒。查体:全身多发皮疹,多形性,口腔内有黏膜斑,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患者经充分青霉素药物治疗后出院,关于随访及预防正确的是
A:每半年复查1次 B:随访1年 C:治疗后3个月内,血清滴度不下降8倍,视为治疗失败 D:2年内转阴属正常 E:治疗失败者重复前次治疗
某男性患者,42岁,咳嗽、咳痰1周,加重2天。查体:双下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血常规白细胞11.9×10
/L,中性90%,血Cr86μmol/L,尿常规正常,胸部X片示双下肺炎性改变。予先锋V2g静脉滴注治疗6小时后出现高热、皮疹、关节疼痛,复查尿常规蛋白(+),白细胞(+)(其中3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红细胞(++),血Cr519μmol/L
该患者如对常规治疗疗效差,可谨慎试用的治疗方法是
A: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B: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C:环孢素治疗 D:中医中药治疗 E:大剂量抗凝治疗
某男性患者,42岁,咳嗽、咳痰1周,发热37.8℃天,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3天后出现退热后再次发热至38.5℃,皮肤瘙痒,皮疹,关节疼痛,尿常规蛋白(+),白细胞25个/HP,细胞(+ +),血常规:WBC12×10
,肾功能:血Cr219μmol/L。
该患者如对常规治疗疗效差,可谨慎试用的治疗方法是
A: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B: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C:环孢素治疗 D:中医中药治疗 E:大剂量抗凝治疗 F:霉酚酸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