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男婴,经常出现夜惊不宁,近1周加重,多汗,烦闹,该患儿生后一直母乳不足,混合喂养,尚未添加辅食。此患儿到门诊就诊时

本病发生的病因,哪些不正确

A:日光照射不足 B:维生素D摄入不足 C: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D: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 E:甲状旁腺功能不足

两岁男孩,生后母乳加牛乳喂养,以后改为米粉加稀饭喂养,查体:体重8kg,皮肤未见水肿,脂肪变薄,心,肺,腹均正常,血常规检查WBC4.8x10/L,Hb80g/L。

该患儿易患下列何种维生素缺乏

A:维生素C B:维生素B C:维生素B D:维生素D,维生素A E:叶酸

患儿,10个月。因惊厥发作多次来院诊治。患儿系人工喂养,体质较弱。昨日起突然发生惊厥,表现为两眼上翻,肢体抽搐,意识不清,小便失禁,每次发生约持续1分钟左右而自然缓解,抽搐停止后一切活动如常。检查:体温37℃,除见方颅,枕秃外,其他无特殊发现。

经检查,若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其治疗原则是

A:立即使用维生素D B:先用维生素D后用钙剂 C:先用钙剂后用维生素D D:维生素D和钙剂同用 E:反复使用止惊剂

新生儿,胎龄7天,生后第3天出现皮肤黄染,次日更明显,患儿精神,食欲正常,白细胞不高,血清胆红素171μmol/L(10mg/dl),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下列与该患儿发生黄疸无关的是

A:新生儿出生后氧分压升高,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 B:出生后有轻重不等的酸中毒,影响胆红素的结合运道 C:新生儿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量少,活性不足 D:新生儿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 E:新生儿肠肝循环丰富

患者,女性,47岁,外伤10天后发生破伤风入院。

对其饮食护理不正确的是

A:进食时间应在痉挛间歇期 B:低蛋白 C:高维生素 D:少量多次 E:必要时可以全胃肠外营养

男,23岁。4小时内连续发生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5次。既往有癫痫病史15年,长期服苯妥英钠治疗。入院检查:浅昏迷,体温38℃,血压正常。入院后又发作2次。

随后的处理,下列哪项不恰当

A:头颅CT B:脑电图 C:复查电解质 D:腰穿 E:选择一种抗癫痫药长期维持治疗

患儿男,生后5小时,反复抽搐5小时,有宫内窘迫,出生后1分钟皮肤颜色青紫,心率<100次/分,呼吸慢不规则,四肢略屈曲,刺激喉部有皱眉,经清理呼吸道,正压给氧后,患儿5分钟时肢端青紫,心率>100次/分,呼吸规则,四肢徐动,无哭声。再次给予清理呼吸道,并头罩给氧,患儿仍有肢端青紫,心率>100次/分,呼吸规则,四肢徐动,哭声弱。经气管插管后,正压给氧后,患儿仍有抽搐,并四肢松软,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消失。腰穿脑脊液白细胞1.0x10/L,蛋白0.5g/L。

该患儿临床出生后Apgar评分为:

A:4分,8分,9分 B:3分,7分,10分 C:5分,9分,10分 D:8分,10分,10分 E:10分,10分,10分

2003年3月某县发生了一起七日内三次家庭食物中毒。首次食物中毒发生于3月2日晚时,A某一家除其子因上学于当日下午5时离家去学校食宿外,其余一家三口均在食用新蒸馍后约1小时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经村卫生院对症治疗后于当晚10时左右症状缓解,未予特别注意。3月3日晚7时,A某一家三口于晚饭后约1小时再次发病,症状与第一次基本相似,3月8日A某及其子一家四口在食用新蒸馍后发生第三次食物中毒。第三次食物中毒发生后患者被送往医院,并报告卫生部门。

提示 将发霉小麦处理后发生中毒的例数减少。为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应该

A:病麦要通过碾米机扎辊碾皮 B:也可以用适当量的良好小麦将这些小麦稀释 C:储藏期间必须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已感染赤霉病麦,收获后应及时晾哂 E:及时烘哂.及时风扬.保持洁净和干燥 F:尽快将粮食的含水量降低

男婴,早产,生后10天。母乳喂养,为预防佝偻病,家长来医院咨询。

为了预防佝偻病医师指导家长服用维生素D的方法和剂量应是

A:生后1周起每日口服400IU B:生后2周起每日口服400IU C:生后2周起每日口服800IU D:生后3周起每日口服400IU E:生后3周起每日口服800IU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