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2岁,因“全身瘙痒2年”来诊。皮肤科查体:皮肤干燥,伴抓痕,血痂。诊断为老年性瘙痒症。

干性皮肤的主要特征是

A:干燥不适,瘙痒 B:皮脂分泌降低,不油腻 C:皮肤粗糙,表面不平,有细沙样感 D:皮肤红肿,抓痕,丘疹 E:皮肤纹理加深和延长,排列不规则 F:肤色灰黄,苍白无华 G:皮肤松弛,弹力降低,出现皱纹 H:皮肤潮红,表面无光泽,干燥和脱屑

病历摘要:男性患者,35岁,臀部斑块3年,无瘙痒,皮损向四周缓慢扩展。体查:臀部见直径6cm大小斑块,表明粗糙不平,皮损表面有较深沟纹相隔,挤压时可有脓液从裂隙中渗出。皮损中央见一1cm萎缩性瘢痕。斑块界清,外周绕以红晕。该患者行皮肤病理活检示:聚集成群的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中心干酪样坏死,外围密集淋巴细胞浸润。

疣状皮肤结核“三廓征”是

A:中央网状瘢痕 B:粗糙皮损 C:疣状边缘 D:四周红晕 E:深沟纹相隔 F:脓液渗出

患者女性,45岁。反复外阴瘙痒,伴睡眠欠佳3年余。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风团,结节。两侧大阴唇和小阴唇皮肤和黏膜略粗糙肥厚,轻度苔藓化。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局限性瘙痒症 B:皮肤干燥症 C:慢性荨麻疹 D:疥疮 E:更年期综合征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0岁。1991年12月初无诱因,左侧下颌部出现小片糜烂渗液,不久右侧颌下亦出现类似病变。外涂肤轻松软膏。治疗效果不佳。以湿疹于1992年4月13日收治。家族中无类似皮肤病史,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情况:颌下两侧各有一处不整形片状浸润性斑块,约有银圆样大小。境界清楚,略隆起,表面粗糙,色素沉着。颌下两侧皮损痛,触,冷,温觉消失。右侧腰背部有2片色素沉着斑。右上臂外侧有指甲盖大2~3处散在淡红色皮疹,类似湿疹略呈环状。右前臂中段尺侧有拇指甲盖大色素斑,平滑,触,痛觉消失。右前上臂桡侧皮肤触觉存在,温觉消失。双侧耳大神经粗大,右侧尺神经粗大。右侧腓总神经较左侧明显粗大。

右上臂皮肤组织真皮层肉芽肿性病变,其内见大量泡沫状细胞。未查见抗酸杆菌。根据病史特点,该患者可诊断为:

A:瘤型麻风 B:结核样型麻风 C:覃样肉芽肿 D:寻常狼疮 E:疣状皮肤结核

女性,50岁。长期乏力,食欲不振5年,皮肤瘙痒半年伴皮肤黄染,粗糙。查:巩黄(+),双眼睑内眦黄色扁平斑块;肝大肋下5cm,质硬,脾大肋下5cm;化验:总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本例中与诊断无关的是

A:长期乏力,食欲不振 B:皮肤瘙痒 C:皮肤黄染 D:黄斑瘤 E:中年女性

某男性患者,67岁,自觉双下肢胫前皮肤瘙痒1年余,以夜间为重,近2天来因进食辛辣食物症状加重,双胫前皮肤可见抓痕、血痂,局部皮肤肥厚、粗糙

以下哪项治疗方案最不可取

A:口服抗组胺药 B:使用性激素治疗可能有一定疗效 C:根据病情选用含止痒剂的炉甘石洗剂、皮质激素软膏和霜剂 D:局部用药前应先用热水肥皂清洗皮肤 E:口服镇静催眠药

某女,51岁。长期乏力、食欲不振5年,皮肤瘙痒半年伴皮肤黄染,粗糙。查:巩黄(+),双眼睑内眦黄色扁平斑块;肝大肋下5cm,质硬,脾大肋下5cm;化验:总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本例中与诊断无关的是

A:长期乏力、食欲不振 B:皮肤瘙痒 C:皮肤黄染 D:黄斑瘤 E:中年女性

病人男性,68岁,自觉双下肢胫前皮肤瘙痒1年余,以夜间为重,近2天来因进食辛辣食物症状加重,双胫前皮肤可见抓痕、血痂,局部皮肤肥厚、粗糙

以下哪项治疗方案最不可取

A:口服抗组胺药 B:使用性激素治疗可能有一定疗效 C:根据病情选用含止痒剂的炉甘石洗剂、皮质激素软膏和霜剂 D:局部用药前应先用热水肥皂清洗皮肤 E:口服镇静催眠药

某女性患者,46岁,反复外阴瘙痒,伴睡眠欠佳3年余。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风团、结节。两侧大阴唇和小阴唇皮肤和黏膜略粗糙肥厚,轻度苔藓化。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局限性瘙痒症 B:皮肤干燥症 C:慢性荨麻疹 D:疥疮 E:更年期综合征

皮肤有光泽、润滑、没有粗糙感是()。

A:中性皮肤 B:干性皮肤 C:油性皮肤 D:混合性皮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