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有14个,包括激肽系统的高分子量激肽原和激肽释放酶原,各自在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与凝血第一阶段的外源性凝血系统因子,除Ca,磷脂外,还包括

A:凝血因子I3,Ⅶ,Ⅹ,Ⅴ B:凝血因子Ⅴ,Ⅷ C:凝血因子Ⅹa,Ⅴa,Ca,PF3 D:凝血因子Ⅴa,Ⅷa E:凝血因子I3,Ⅶa

某女性患者,26岁,皮肤黏膜瘀斑,月经量多,持续时间较长,无使用抗凝剂。凝血筛查PT30.6s,APTT78.9s,TT18.3s,Fg3.2g/L。

根据上述凝血筛查,首先考虑患者是何种异常

A:内源性凝血途径 B:外源性凝血途径 C:共同凝血途径 D:Ⅷ缺乏 E:以上都不是

某女性患者,24岁。皮肤黏膜瘀斑,月经量多,持续时间较长,无使用抗凝剂。凝血筛查PT 30.6s,APTT 78.9s,TT 18.3s,Fg 3.2g/L。

根据上述凝血筛查,首先考虑患者是何种异常

A:内源性凝血途径 B:外源性凝血途径 C:共同凝血途径 D:Ⅷ缺乏 E:以上都不是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中,"皮肤微血管经人工刺破后,血液流出到自行停止的时间"此试验为()

A:束臂试验 B:出血时间(BT)测定 C:凝血时间(CT)测定 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E: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APTT)测定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

A:微血管血栓形成 B:微血管功能障碍 C:微血管血液淤滞 D:微血管内血流减少 E:凝血因子缺乏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

A:微血管血栓形成 B:微血管功能障碍 C:微血管血液淤滞 D:微血管内血流减少 E:凝血因子缺乏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

A:微血管血栓形成 B:微血管功能障碍 C:微血管血液淤滞 D:微血管内血流减少 E:凝血因子缺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