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4岁,因乙肝后肝硬化行原位肝移植术后1个月,常规抗病毒,保肝及抗排斥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出院。出院后1周突发黄疽,发热再次住院,检查发现T管引流液内可见絮状物
首先应考虑的诊断为
A:胆道合并症 B:急性排斥反应 C:慢性排斥反应 D:乙肝复发 E:移植肝功能恢复不良
患者,男性,50岁。患乙肝后肝硬化5年,近2个月来出现腹部膨隆,双下肢水肿,3天来无尿。查体:腹部膨隆,状如蛙腹,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三度。化验血钠120mmol/L,BUN21mmol/L。
以下关于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描述错误的是
A:门静脉压力增高 B:低白蛋白血症 C:淋巴液生成过多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使水的重吸收增加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女性,39岁。平素健康,近期出现上腹不适,乏力,就医发现HBsAg(+),HBeAg(+),HBcAb(+)。
对于肝功能失代偿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HBVDNA阳性,ALT正常或升高者可抗病毒治疗 B:不能给予干扰素治疗 C:可给予拉米夫定治疗 D:当菌株发生变异时,应加用其他抗病毒药 E:抗病毒治疗可改善肝硬化的最终结局
患者女性,65岁,确诊为乙肝后肝硬化8年,腹胀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加重伴无尿3天。查体蛙状腹,腹部静脉曲张,液波震颤阳性,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化验血钠120mmol/L,BUN 19mmol/L。
与肝硬化腹水形成无关的是
A:门静脉__ B:低钠低氯血症 C:继发醛固酮增多 D:有效循环量不足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某男性患者,51岁,因乙肝后肝硬化行原位肝移植术后1个月,抗病毒、保肝及抗排斥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出院。出院后1周突发黄疸、发热再次住院,检查发现T管引流液内可见絮状物
首先应考虑的诊断为
A:超急性排斥反应 B:急性排斥反应 C:慢性排斥反应 D:乙肝复发 E:移植肝功能恢复不良
某患者男性,55岁,确诊为乙肝后肝硬化6年,腹胀伴双下肢浮肿1个月,加重伴无尿2天查体蛙状腹,液波震颤阳性,双下肢可凹性浮肿化验血钠122mmol/L,BUN19mmol/L
与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无关的是
A:低白蛋白血症 B:有效循环量不足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D:继发醛固酮增多 E:门静脉压力增高
某女性患者,66岁,确诊为乙肝后肝硬化8年,腹胀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加重伴无尿3天。查体蛙状腹,腹部静脉曲张,液波震颤阳性,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化验血钠120mmol/L,BUN 19mmol/L。
与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无关的是
A:门静脉__ B:低钠低氯血症 C:继发醛固酮增多 D:有效循环量不足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某男性患者,55岁,确诊为乙肝后肝硬化6年,腹胀伴双下肢水肿1个月,加重伴无尿2天。查体蛙状腹,液波震颤阳性,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化验血钠122mmol/L,BUN19mmo1/L。
与肝硬化腹腔积液形成机制无关的是
A:门静脉压力增高 B:低白蛋白血症 C:继发醛固酮增多 D:有效循环量不足 E: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某女性患者,38岁,平素健康,近期出现上腹不适,乏力,就医发现HBsAg(+),HBeAg(+),HBcAb(+)。
对于肝功能失代偿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HBVDNA阳性,ALT正常或升高者可抗病毒治疗 B:不能给予干扰素治疗 C:可给予拉米夫定治疗 D:当菌株发生变异时,应加用其他抗病毒药 E:抗病毒治疗可改善肝硬化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