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处方:维生素 C 104g 碳酸氢钠 49g 亚硫酸氢钠 2g 依地酸二钠 0.05g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关于滴眼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氯仿可作滴眼剂的抑菌剂 B:滴眼剂通常加入缓冲剂,增稠剂,渗透压调节剂,抑菌剂等附加剂 C:眼球能适应的渗透压范围相当于0.4%~1.7%的氯化钠溶液 D:滴眼剂合适当粘度在4.0~5.0cPa·s之间 E:混悬剂滴眼剂应进行药物粒度检查,一般规定含15μm以下的颗粒不得少于80% F:滴眼剂pH值一般在5.0~9.0之间 G:用于眼外伤或术后的眼用制剂与其它滴眼剂一样,一般均采用多剂量包装 H:无菌
处方:盐酸普鲁卡因 10g 氯化钠 7g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以下关于灭菌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是
A:注射用植物油采用热压灭菌 B: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采用流通蒸气灭菌 C:眼膏基质采用干热空气灭菌 D:碳酸氢钠注射液采用热压灭菌 E:无菌室的空气采用紫外线灭菌 F:塑料容器或塑料包装物采用煮沸灭菌 G:胰岛素注射剂采用滤过灭菌 H:耐热玻璃制品采用干热空气灭菌
注射用葡萄糖 50g 盐酸 适量 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
以下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葡萄糖注射液的最佳pH值为4.1~4.5 B:制备葡萄糖注射液时,颜色变黄、pH值下降,是由于生成酸性产物 C:在制备时可通过采用浓配法、加适量盐酸、用活性炭吸附等方法解决澄明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 D:葡萄糖注射液封装后,可用115℃ 45分钟热压灭菌 E:热压灭菌法可使葡萄糖注射液5-HMF含量增加 F:葡萄糖注射液灭菌后常出现的问题有产生云雾状沉淀、渗透压改变、pH下降 G:防止变色可用滤过除菌法制备
注射用葡萄糖 50g 盐酸 适量 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
以下哪些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
A:10%葡萄糖注射液 B:5%葡萄糖注射液 C:0.9%氯化钠注射液 D:10%氯化钠注射液 E:泪液 F:冰点为0.52℃的溶液 G:1%硼酸溶液
处方:维生素 C 104g 碳酸氢钠 49g 亚硫酸氢钠 2g 依地酸二钠 0.05g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关于滴眼剂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仿可作滴眼剂的抑菌剂 B:滴眼剂通常加入缓冲剂、增稠剂、渗透压调节剂、抑菌剂等附加剂 C:眼球能适应的渗透压范围相当于0.4%~1.7%的氯化钠溶液 D:滴眼剂合适当粘度在4.0~5.0cPa·s之间 E:混悬剂滴眼剂应进行药物粒度检查,一般规定含15μm以下的颗粒不得少于80% F:滴眼剂pH值一般在5.0~9.0之间 G:用于眼外伤或术后的眼用制剂与其它滴眼剂一样,一般均采用多剂量包装 H:无菌
摘要:处方:碳酸氢钠50g 注射用水适量 全量1000ml
以下注射液哪些不能用热压灭菌法
A:0.9%氯化钠注射液 B:50%葡萄糖注射液 C: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D:碳酸氢钠注射液 E:复方乳酸钠注射液 F:维生素C注射液
病历摘要:处方:维生素C104g、碳酸氢钠49g、亚硫酸氢钠2g、依地酸二钠0.05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关于滴眼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氯仿可作滴眼剂的抑菌剂 B:滴眼剂通常加入缓冲剂、增稠剂、渗透压调节剂、抑菌剂等附加剂 C:眼球能适应的渗透压范围相当于0.4%~1.7%的氯化钠溶液 D:滴眼剂合适当粘度在4.0~5.0cPa·s之间 E:混悬剂滴眼剂应进行药物粒度检查,一般规定含15μm以下的颗粒不得少于80% F:滴眼剂pH值一般在5.0~9.0之间
病历摘要:处方:维生素C104g碳酸氢钠49g亚硫酸氢钠2g依地酸二钠0.05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关于滴眼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氯仿可作滴眼剂的抑菌剂 B:滴眼剂通常加入缓冲剂、增稠剂、渗透压调节剂、抑菌剂等附加剂 C:眼球能适应的渗透压范围相当于0.4%~1.7%的氯化钠溶液 D:滴眼剂合适当粘度在4.0~5.0cPa·s之间 E:混悬剂滴眼剂应进行药物粒度检查,一般规定含15μm以下的颗粒不得少于80% F:滴眼剂pH值一般在5.0~9.0之间
配制0.1mol/L的HCl标准溶液1000mL,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量取9ml ARHCl,注入1000ml水中摇匀 B:量取10ml 盐酸,溶于1000ml水中摇匀 C:量取12ml 盐酸,溶于1000ml水中摇匀 D:量取8ml 盐酸,溶于1000ml水中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