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2岁,因“胸骨后烧灼感5年余”来诊。患者5年前无诱因出现胸骨后烧灼感,平卧时加重。既往无特殊病史。
结合该病例,叙述正确的是(提示 入院后第6天行电子胃镜检查,内镜下表现:红色柔软的胃黏膜,自贲门向食管下段延伸,与粉白色光滑上皮形成鲜明对比。齿状线上移4cm。活检病理:上皮细胞与小肠上皮相似,表面有绒毛和凹陷,有发育良好的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可见癌细胞。)
A:可以诊断为Barrett食管癌 B:内镜检查是确诊此病的手段 C:可以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D:应外科手术治疗 E:肿瘤原发于食管 F:肿瘤近端食管黏膜存在柱状上皮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0岁,近3个月来诉胸骨后烧灼感伴疼痛,进食或活动后加重。
下列哪些是正常人胃食管反流的特点?
A:发生在夜间 B:白天罕见 C:进餐时反流较多 D:反流总时间小于1小时/24小时 E:进餐后反流较多
患者男,40岁。肥胖,2年来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感,饭后明显,平卧时明显,可放射至后背,肩部,略有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自服奥美拉唑后略有缓解。遂来院检查。
如果该患经过系统内科治疗8周后,不适症状仍未明显好转,此时如测Lzong压力值可能为
A:3mmHg B:4mmHg C:5mmHg D:6mmHg E:7mmHg F:8mmHg G:9mmHg
患者,男性,48岁,因吞咽食物易哽噎,胸骨后有异物感和烧灼样痛2个月,经纤维食管镜检查证实为食管癌,准备入院手术治疗。既往吸烟15年。
食管癌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呛咳 B:胸骨后异物感 C:胸骨后针刺样疼痛 D:进食滞留感 E:进行性吞咽困难
男性患者,45岁,近2个月胸骨后烧灼样不适与反酸。临床考虑为胃食管反流病。
患者出院后,为预防复发,下列可选择的维持治疗方案中错误的是
A:维持原剂量使用PPI,长期使用 B:PPI剂量不变,但采用隔日疗法 C:出现症状时用药,症状缓解后即停药 D:若症状程度轻,仅使用铝碳酸镁维持 E:规律服用胃黏膜保护剂,饭前服用
男,45岁。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痛,多在餐后出现。
男,45岁。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痛,多在餐后出现,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变异型心绞痛 B:陈旧性心肌梗死 C:食管癌 D:反流性食管炎 E:纵隔肿瘤
男,45岁。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痛,多在餐后出现。
男,45岁。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痛,多在餐后出现,补充追问病史,哪项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
A:劳累是否加重疼痛 B:紧张是否加重疼痛 C:咳嗽是否加重疼痛 D:服用硝酸甘油可否减轻疼痛 E:服用抗酸剂可否减轻疼痛
某男性患者,46岁,近2个月胸骨后烧灼样不适与反酸。临床考虑为胃食管反流病。
患者出院后,为预防复发,下列可选择的维持治疗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A:维持原剂量使用PPI,长期使用 B:PPI剂量不变,但采用隔日疗法 C:出现症状时用药,症状缓解后即停药 D:若症状程度轻,仅使用铝碳酸镁维持 E:规律服用胃黏膜保护剂,饭前服用
某男性患者,46岁,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痛,多在餐后出现。
某男性患者,46岁,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痛,多在餐后出现,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变异型心绞痛 B:陈旧性心肌梗死 C:食管癌 D:反流性食管炎 E:纵隔肿瘤
某男性患者,46岁,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痛,多在餐后出现。
某男性患者,46岁,反复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痛,多在餐后出现,补充追问病史,哪项对明确诊断最有意义
A:劳累是否加重疼痛 B:紧张是否加重疼痛 C:咳嗽是否加重疼痛 D:服用硝酸甘油可否减轻疼痛 E:服用抗酸剂可否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