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性患者,17岁,拔牙后出血不止,平时月经量多,血小板计数60×10
/L,镜下可见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对玻珠柱黏附率下降,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诊断为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以下检查不符合该诊断的是
A:对ADP、肾上腺素、凝血酶和胶原的聚集反应正常而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 B: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 C: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 D:血小板凝集和聚集均正常 E: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低下
某女性患者,28岁。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一年余,此次因巩固化疗再次入院。既往有输血史。经化疗后,病人出现鼻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月经不止。Hb 70g/L,WBC 1.8×10
/L,PLT8×10
/L,骨髓穿刺检查为骨髓抑制。给予止血和连续输注手工分离血小板治疗3天,出血不见好转,血小板不升。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方法错误的是
A:严格掌握输血小板适应证 B:反复小剂量输注血小板 C:去白细胞血小板输注 D:紫外线照射血小板输注 E:配合型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生理功能为
A:介导血小板黏附 B:活化血小板 C:活化蛋白C D:血管收缩 E: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血小板药物作用环节包括()
A:抑制环氧酶 B:抑制凝血酶 C:抑制磷酸二酯酶 D:阻止腺苷二磷酸(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 E:阻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
双嘧达莫抗血小板的机理是:
A:特异性抑制凝血酶 B:抑制TXA2合成酶 C:抑制磷酸二酯酶 D: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 E:抑制环氧酶
双嘧达莫抗血小板的机理是:
A:特异性抑制凝血酶 B:抑制TXA2合成酶 C:抑制磷酸二酯酶 D: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 E:抑制环氧酶
抗血小板药物作用环节包括()
A:抑制环氧酶 B:抑制凝血酶 C:抑制磷酸二酯酶 D:阻止腺苷二磷酸(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 E:阻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