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11个月婴儿,玩耍中突然出现四肢抖动,双眼上翻,持续约半分钟,抽搐停止后,意识清晰,活动如常,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无呕吐,已有多次类似发作病史,有时一天发作数次。体格检查:体温36.8℃,方颅,有肋骨串珠,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患儿血钙,磷,25-(OH)2D3降低,骨骼X线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杯口状改变;脑脊液,头颅MR,脑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可初步诊断为: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B:佝偻病早期 C:佝偻病活动期 D:佝偻病恢复期 E:佝偻病后遗症期 F: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G: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H: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I: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查体:可见枕秃,方颅和肋缘外翻。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密度减低。
此患儿最可能的是
A: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 E: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查体:可见枕秃,方颅和肋缘外翻。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密度减低。
此病的后遗症期可见
A:方颅 B:蛙状腹 C:X形腿 D:语言发育迟缓 E:肌肉韧带松弛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查体:可见枕秃,方颅和肋缘外翻。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密度减低。
此病的主要护理问题是
A:营养失调 B:体液不足 C:活动无耐力 D:气体交换受损 E:低效性呼吸型态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查体:可见枕秃,方颅和肋缘外翻。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密度减低。
治疗本病时口服维生素D,剂量为
A:400IU B:600IU C:800IU D:1000IU E:2000IU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查体:可见枕秃、方颅和肋缘外翻。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密度减低。
此病的后遗症期可见
A:方颅 B:蛙状腹 C:X形腿 D:语言发育迟缓 E:肌肉韧带松弛
(117~120题共用题干)
患儿女,1岁,多汗,睡眠不安。查体:可见枕秃、方颅和肋缘外翻。X线检查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样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密度减低。
此病的后遗症是
A:方颅 B:蛙状腹 C:X形腿 D:语言发育迟缓 E:肌肉韧带松弛
小儿1岁,可见胸骨串珠,膈肋沟,手镯及脚镯,前囟为1.5cm×1.5cm,血钙为2.25mmol/L,血磷:1.0mmol/L,X线可见干骺端呈杯口改变,临时钙化带消失,诊断为
A:甲状腺功能低下 B:软骨营养不良 C:低血磷抗D佝偻病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E: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小儿1岁,可见胸骨串珠,膈肋沟,手镯及脚镯,前囟为1.5cm×1.5cm,血钙为2.25mmol/L,血磷:1.0mmol/L,X线可见干骺端呈杯口改变,临时钙化带消失,诊断为
A:甲状腺功能低下 B:软骨营养不良 C:低血磷抗D佝偻病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E: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