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6岁,因“反复发热,咳嗽,咯血1年,加重1周”来诊。体温38~39℃,咳黄痰,予头孢孟多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既往于2岁患左下肺炎,治疗后未复查胸部X线片。查体:T38.5℃,P90次/min,R28次/min;呼吸稍促,左下肺呼吸音减低,可闻湿性啰音。
下一步的治疗措施为(提示胸部CT(增强):可见多个环形空腔影位于左下肺叶,壁厚,部分含有气液平面,囊肿的边缘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可见一来自腹主动脉的血管进入病灶部位。支气管镜未见异物存留。)
A: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治疗 B: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C:支气管镜灌洗 D:立即手术治疗 E:抗感染治疗观察3~6个月,囊性改变仍不消失再手术切除 F:抗真菌治疗
10个月男婴,反复呼吸道感染4个月,两次肺炎住院治疗。一周前发热,咳嗽,神萎,纳减。体检:稍气促,双肺中细湿啰音,心无异常,未见扁桃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胸片双侧支气管肺炎,未见胸腺影;WBC15x10
/L,中性粒细胞0.79,淋巴细胞0.21;NBT阳性细胞89%;血清IgG<200mg/L,IgM<100mg/L,IgA50mg/L。
治疗该病首选的最安全方法是
A: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 B:酶替代治疗 C:细胞因子治疗 D:干细胞移植 E:骨髓移植
系统脱敏治疗是行为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于系统脱敏治疗,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想象脱敏更方便,有效 B:脱敏的原理是让焦虑和放松共存 C:疗效巩固,不需要再治疗室外练习 D:来访者需要理解治疗原理和程序 E:只适合于单纯__
患者男,49岁,右下肺炎,在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肺炎的过程中出现腹泻,伴有发热,每天泻6~15次,以水样或糊状便为主。
治疗措施为
A:立即停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B:改用其他AAD危险性小的抗生素 C:给予金双歧,丽珠肠乐等生物制剂,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D:如粪培养为念珠菌感染者,可口服制霉菌素或静脉滴注大扶康 E:应用正常人新鲜粪便加水研磨过滤的混悬液灌肠 F:纠正电解质紊乱 G:改用林可霉素治疗 H:治疗腹泻可用思密达 I:腹泻并伴有严重肠胀气者应用抗肠蠕动药,如地芬诺酯(Diphenoxylate),洛哌丁胺(Loperamide)治疗腹泻
患者男,49岁,右下肺炎,在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肺炎的过程中出现腹泻,伴有发热,每天泻6~15次,以水样或糊状便为主。
治疗措施为
A:立即停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B:改用其他AAD危险性小的抗生素 C:给予金双歧,丽珠肠乐等生物制剂,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D:如粪培养为念珠菌感染者,可口服制霉菌素或静脉滴注大扶康 E:应用正常人新鲜粪便加水研磨过滤的混悬液灌肠 F:纠正电解质紊乱 G:改用林可霉素治疗 H:治疗腹泻可用思密达 I:腹泻并伴有严重肠胀气者应用抗肠蠕动药,如地芬诺酯(Diphenoxylate),洛哌丁胺(Loperamide)治疗腹泻
患儿男,6岁。反复咳喘1年伴面色苍白,曾咯血2次,按肺炎治疗无效。查体:T 37.5℃,精神弱,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Hb 80g/L,胸片提示双肺网点状阴影,卡疤阳性,PPD(+)。
所应采取的治疗是
A:积极抗感染 B:立即输血 C:抗结核治疗 D:中药治疗 E:肾上腺皮质激素
患儿,2岁半,发热3天伴咳嗽,当地按肺炎治疗5天,不见好转,其母为开放性肺结核,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多,肺门影明显增大,转来我院进行诊治。
采取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A:抗结核治疗 B:继续按肺炎治疗 C:抗菌和抗结核联合用药治疗 D:对症处理待进一步确定诊断后作相应的治疗 E:使用抗病毒继续治疗
患儿,女,2岁半,因"发热3天伴咳嗽"入院。与当地医院按肺炎抗感染治疗,不见好转,于是转我院治疗。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多。
对母亲应尽快采取的措施是
(提示:追问病史,其母近2个月经常发热,咳嗽,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有时咳嗽伴胸痛,带血丝,低热。)
A:抗痨治疗 B:使用头孢菌素 C:胸部X线片或CT D:做PPD试验 E:做血沉 F:做血常规
某患者因肺炎住院输液治疗2天后全身泛发鲜红斑风团、瘙痒
治疗冷性荨麻疹以下哪种药物最有效
A:扑尔敏 B:仙特明 C:开瑞坦 D:赛庚啶 E:酮替芬
某女性患者,37岁,幼年患支气管肺炎,以后常有咳嗽、咳脓性痰,咳痰量每日不等,4年前开始咯血,1周前因发热、咳痰量增加(每日150ml左右)入院治疗。
经检查,诊断明确后,首选的治疗是
A:抗感染加体位引流 B:手术治疗 C:支气管舒张药治疗 D:雾化吸入治疗 E:纤维支气管镜吸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