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男婴,经常出现夜惊不宁,近1周加重,多汗,烦闹,该患儿生后一直母乳不足,混合喂养,尚未添加辅食。此患儿到门诊就诊时
本病发生的病因,哪些不正确
A:日光照射不足 B:维生素D摄入不足 C: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D: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 E:甲状旁腺功能不足
患者女,32岁。会阴侧切产下一名女婴,对于李女士侧切伤口红肿,护士遵医嘱给予红外线灯照射。
照射时间应为
A:3~5分钟 B:5~8分钟 C:10~15分钟 D:20~30分钟 E:35~45分钟
患者李某,女性,32岁,会阴侧切伤口红肿,给予红外线灯照射。
照射时灯距应为
A:5~10cm B:10~20cm C:20~30cm D:30~50cm E:50~70cm
患者,女性,27岁,因分娩需要,会阴部进行侧切。现切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给予红外灯局部照射。
在照射过程中,发现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应采取的措施是
A:局部纱布覆盖 B:换用低功率灯头 C:抬高照射距离 D:改用湿热敷 E:立即停用,局部涂凡士林
与垂直照射相比,多野给角照射的不足是
A:可以避开重要器官,减少正常组织受量 B:减少正常组织照射量,提高靶区剂量 C:照射野不容易重复 D:靶区剂量分布均匀 E:复发病人可用给角照射躲开原照射皮肤和正常组织
在相同管电压及照射野下,散射线含有率随被照体厚度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在20cm×20cm照射野,体模15cm厚度的散射线比体模5cm厚度时增加了一倍。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但在(80~90)kV以上时,散射线含有率趋向平稳。当照射野增大时,散射线含有率大幅度上升。
关于照射野,叙述错误的是
A:照射野大小对照片密度无影响 B:可用遮线器控制 C:照射野大可增加照片灰雾 D:照射野应略大于或等于被检部位 E:照射野边缘应限制在所用胶片大小范围内
与垂直照射相比,多野给角照射的不足是( )
A:可以避开重要器官,减少正常组织受量 B:减少正常组织照射量,提高靶区剂量 C:照射野不容易重复 D:靶区剂量分布均匀 E:复发病人可用给角照射躲开原照射皮肤和正常组织
关于户外日光照射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可使照射部位血循环增加 B:可使照射部位温度增高 C: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D: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E:红外线可抑制细菌、病毒活力
日光照射不足可导致()
A:佝偻病 B:营养不良 C:唐氏综合征 D:苯丙酮尿症 E:缺铁性贫血
日光灯的发光效率比白炽灯高,是一种节能光源,但车床照明不使用日光灯,主要的原因是()。
A:日光灯是管形的,用它照明看不清零件的细节 B:长期在日光灯照射下,工人会感到疲劳 C:日光灯较长,不便于工人操作 D:日光灯发光是不连续的,观看转动的物体时会产生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