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孩,胸骨左缘第2~3肋间收缩期杂音,X线:肺段突出,出现肺门舞蹈症
该病听诊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第一心音减弱 B:肺动脉第二心音增强 C:出现不受呼吸影响的第二心音固定分裂 D:左缘可闻及2~3级喷射性收缩杂音 E:肺循环血流量超过体循环可出现胸骨左缘4~5肋间杂音
4岁,女孩,胸骨左缘第2~3肋间收缩期杂音,X线:肺段突出,出现肺门舞蹈症
关于该病的治疗正确的是
A:小于5mm缺损可自然闭合 B:大于5mm是不会自然闭合 C:手术治疗一般是在3~5岁之间 D:缺损边缘距离大于5mm不是手术的适应证 E:需要开胸手术
13岁女孩,10岁前无症状,后自觉体力不如同学,剧烈运动后胸闷气短。此次因高热1天门诊收住院。查体:心前区未触及震颤,胸骨左缘第2~3肋间I2/Ⅵ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第2音固定分裂,肺动脉瓣第2音稍增强。
上述患儿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闻及柔和舒张期杂音,导管检查示右房血氧饱和度较上腔静脉明显增高,此患儿最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是下列哪一种
A:右室肥厚 B:左室高电压 C:不完全右束支阻滞 D:右房扩大 E:I1度房室传导阻滞
患儿女,6岁半。平时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生肺炎2~3次,活动后乏力,气促,无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I3~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四周广泛传导,伴收缩期震颤。临床怀疑先天性心脏病的室间隔缺损。
此患儿的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I3~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产生的机制是 ( )
A:血流通过缺损口产生 B:相对的肺动脉瓣狭窄 C:相对的左房室瓣狭窄 D:相对的右房室瓣关闭不全 E:相对的主动脉瓣狭窄
十三岁男孩,10天前无症状,后自觉体力不如同学,剧烈运动后胸闷气短。此次因高热1天就诊。查体:心前区未触及震颤,胸骨左缘第2~3肋间II/Ⅵ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第2音固定分裂,肺动脉第2音稍增强。
该患儿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闻及柔和舒张期杂音,导管检查示右房血氧饱和度较上腔静脉明显增高,此时最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是下列哪一项 ( )
A:I1度房室传导阻滞 B:右室肥厚 C:右房扩大 D:左室高电压 E: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9岁,因心悸气促5天入院。既往有心脏病史。体检:心率200次/分,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P2亢进。
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响亮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应考虑为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二尖瓣关闭不全 F:三尖瓣关闭不全 G:动脉导管未闭 H:肺动脉瓣狭窄
男,30岁,平时尚健,运动时突然出现昏厥,神志丧失。查体发现胸骨左缘第3,4肋间3/6级收缩期杂音。
经积极治疗,病人以后反复出现胸痛,左心导管检查示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6.7kPa(50mmHg)。可选择以下何种治疗 ( )
A:左室流出道成形术或部分肥厚心肌切除术 B:加用双异丙吡胺 C:主动脉瓣膜分离术 D:主动脉瓣换瓣术 E:加用硫氮
酮
患儿男,7岁,平时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生肺炎2~3次,活动后乏力,气促,无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III~Ⅳ级收缩期杂音,粗糙,传导广,伴震颤。临床怀疑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此患儿胸骨左缘第3~4肋间的III~Ⅳ级全收缩期吹风样粗糙杂音产生的机制是
A:血流通过缺损口产生 B:相对的肺动脉瓣狭窄 C:相对的左房室瓣狭窄 D:相对的右房室瓣关闭不全 E:相对的主动脉瓣狭窄
某男性患者,31岁。平时尚健,运动时突然出现昏厥,意识丧失。体查发现胸骨左缘第3、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
经积极治疗,患者以后反复出现胸痛,左心导管检查示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0mmHg。可选择以下何种治疗
A:主动脉瓣置换术 B:加用双异丙吡胺 C:主动脉瓣膜分离术 D:左室流出道成形术或部分肥厚心肌切除术 E:加用硫氮革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