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8岁,3周前曾患脓疱病,水肿,少尿,肉眼血尿3天,BPl50/105mmHg,尿常规:蛋白(+),大量红细胞,管型l一2/HP,ASO升高,血沉增快,血补体c3下降
血补体C3恢复正常的时间多为起病后
A:12~24周 B:4~8周 C:8~12周 D:2~4周 E:1~2周
男性,22岁。10天来发热伴咽痛,2天来双眼睑水肿。查体:BP 150/95ramHg,双眼睑水肿,咽红,扁桃体I2度肿大,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化验尿蛋白(++),红细胞30~50个/HP,血肌酐96μmol/L,血尿素氮7mmol/L。
血清C水平有鉴别诊断意义,该患者的血清C3水平是
A:血清C3正常 B:血清C3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 C:血清C3下降,8周内不恢复正常 D:血清C3正常,8周后下降
小张在学习了劳动经济基本理论之后发现,很多理论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比如,一般的劳动经济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上涨会导致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但是在很多时候,企业并没有在工资上涨的情况下解雇员工。理论上认为,当其他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更高时,员工会从工资水平低的企业跳槽去工资水平更高的企业,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员工明明知道另外一家企业工资水平更高一些,也不会从本单位辞职。此外,小张还发现,在部分城市已婚女性人群当中,劳动力参与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在已经退休的劳动者当中却出现了劳动力参与率上升的趋势。
可能导致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原因包括( )。
A:女性更加偏好家务劳动而不是市场工作 B:女性的配偶有着较高的经济收入 C:女性的相对工资水平较高 D:女性的家务劳动生产率较低
补体系统激活是由某种启动因素的作用,使补体各固有成分按一定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依次活化而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CP),旁路(替代)途径(AP)和凝集素激活途径(MBL)。
有关CH50活性,错误的是
A:CH50活性增高常见于各种急性期反应 B:CH50活性减低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SLE,大面积烧伤 C:C1~C9任何一个成分缺陷均可使CH50水平降低 D:1个CH50单位是指在标准条件下裂解5x107个致敏SRBC的补体量 E:肝癌患者CH50活性减低
某女性患者,27岁,农民。因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焦虑、抑郁、怀疑被人议论和被害5个月,2月前出现四肢近端阵发性发绀,腕、足、踝关节红、肿、热、痛并指端发麻,进行性出现皮肤变黑、色素沉着、双侧颜面部呈对称性皮疹,口唇色素沉着并增厚,面部及四肢皮肤红斑、脱发,间歇性低热,全身乏力,食欲降低,体重下降5kg。于2008年5月30日入院。
判断本例活动度的根据有哪些
A:皮肤损害 B:胸膜炎 C:全身症状(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D:抗双链DNA抗体效价升高 E:补体C3水平下降 F:补体CH50水平下降
患者女,26岁,农民。因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焦虑、抑郁、怀疑被人议论和被害5个月,2月前出现四肢近端阵发性发绀,腕、足、踝关节红、肿、热、痛并指端发麻,进行性出现皮肤变黑、色素沉着、双侧颜面部呈对称性皮疹,口唇色素沉着并增厚,面部及四肢皮肤红斑、脱发,间歇性低热,全身乏力,食欲降低,体重下降5kg。于2008年5月30日入院。判断本例活动度的根据有哪些()
A:皮肤损害 B:胸膜炎 C:全身症状(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D:抗双链DNA抗体效价升高 E:补体C3水平下降 F:补体CH50水平下降
关于急性肾炎血清补体C3水平改变,不正确的是()。
A:起病初期下降 B:8周内逐渐恢复 C:C3水平动态改变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D:4周内恢复正常 E:部分患者C3水平改变不典型
[案例二]
患者,女性,26岁,农民。因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焦虑、抑郁、怀疑被人议论和被害5个月,2月前出现四肢近端阵发性发绀,腕、足、踝关节红、肿、热、痛并指端发麻,进行性出现皮肤变黑、色素沉着、双侧颜面部呈对称性皮疹,口唇色素沉着并增厚,面部及四肢皮肤红斑、脱发,间歇性低热,全身乏力,食欲降低,体重下降5kg。于2008年5月30日入院。
判断本例活动度的根据有哪些
A:皮肤损害 B:胸膜炎 C:全身症状(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D:抗双链DNA抗体效价升高 E:补体C3水平下降 F:补体CH50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