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4岁。结肠癌术后8个月,B超发现肝右前叶直径4cm结节

如确诊为转移性肝癌,最有可能的转移途径是

A:经肝动脉 B:经门静脉 C:经淋巴管 D:经神经鞘 E:腹腔种植

男,54岁。结肠癌术后8个月,B超发现肝右前叶直径4cm结节

如发现右肝为多个转移结节,最佳的治疗方式是

A:右肝切除 B:肝动脉结扎栓塞 C:全身化疗 D:放射治疗 E:免疫治疗

 患者男,24岁,主因“肝功能持续异常4年,食欲减退,尿黄20 d”入院,外院经保肝降酶治疗无缓解,既往无烟酒嗜好及输血史,无特殊药物使用史及毒物接触史,其母死于肝硬化,其弟不明原因氨基转移酶升高史2年。

目前患者首要进行的检查是(提示 血红蛋白10 g/L,血小板97x10/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55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50 U/L,碱性磷酸酶 427 U/L,γ-谷氨酰转移酶497 U/L,总胆红素61.1 μmol/L,直接胆红素 42 μmol/L,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正常,肝炎病毒学标志物均阴性,自身抗体检查ANA(+)1∶160,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均正常,血清铜蓝蛋白量4.5 mg/dl,超声提示弥漫性肝病表现,脾大。)

A:腹部MRI B:脑电图 C:肝穿刺活检 D:眼科检查 E:血清总铜浓度 F:血网织红细胞计数

患者男,24岁,主因“肝功能持续异常4年,食欲减退,尿黄20d”入院,外院经保肝降酶治疗无缓解,既往无烟酒嗜好及输血史,无特殊药物使用史及毒物接触史,其母死于肝硬化,其弟不明原因氨基转移酶升高史2年。

目前患者首要进行的检查是(提示: 血红蛋白10g/L,血小板97x10/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5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50U/L,碱性磷酸酶427U/L,γ-谷氨酰转移酶497U/L,总胆红素61.1μmol/L,直接胆红素42μmol/L,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正常,肝炎病毒学标志物均阴性,自身抗体检查ANA(+)1∶160,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均正常,血清铜蓝蛋白量4.5mg/dl,超声提示:弥漫性肝病表现,脾大。)

A:腹部MRI B:脑电图 C:肝穿刺活检 D:眼科检查 E:血清总铜浓度 F:血网织红细胞计数

男性,40岁。有慢性乙型肝炎史已10年,一年来乏力,消瘦,胃纳不佳,肝区时有胀痛不适来诊。体检:巩膜无黄染,无蜘蛛痣,肝肋下1.5 cm,质中无压痛,脾肋下2锄,质中,无转移性浊音,肝功能正常,HBsAg(+),抗HBe(+),抗HBc(+)。拟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

对结节性肝硬化的诊断,下列哪项最有价值

A:脾肿大 B:蜘蛛痣 C:肝功能不正常 D:乙肝标志阳性 E:食道钡餐检查下段有蚯蚓样充盈缺损

男性,40岁。有慢性乙型肝炎史已10年,一年来乏力,消瘦,胃纳不佳,肝区时有胀痛不适来诊。体检:巩膜无黄染,无蜘蛛痣,肝肋下1.5 cm,质中无压痛,脾肋下2锄,质中,无转移性浊音,肝功能正常,HBsAg(+),抗HBe(+),抗HBc(+)。拟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

下列哪项是结节性肝硬化典型的组织学变化

A:似小叶形成 B:门管区有结缔组织增生而增宽 C:肝内动脉及肝静脉小支互相交通吻合 D:假胆管形成 E:假小叶内肝细胞仍有坏死与再生

患者,女性,62岁。右季肋区疼痛2个月。CT检查:肝右叶11cmx7cm肿块,包绕,压迫下腔静脉,肝左叶内多个小的低密度结节。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的是

A:肝内血行转移 B:肝外血行转移 C:肝外骨转移 D:种植转移 E:直接蔓延

某男性患者,54岁,乙型肝炎史5年,右上腹疼痛一周。检查发现:巩膜黄染,肝肋下4cm,质地坚硬,表现不平。剑突下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

关于肝癌的转移途径,哪一项描述不正确

A: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 B: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门静脉 C:肝外血行转移最常见的脏器是肺 D:淋巴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右锁骨上淋巴结 E:可通过种植转移引起血性腹水

肝癌最早的转移方式是

A:门静脉转移 B:肝静脉转移 C:脾静脉转移 D:种植性转移 E:淋巴道转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