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较敏感和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当发生原发性肝癌时,约80%的患者血清中AFP水平升高,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

新生儿血清AFP浓度会升高,出生后可达正常成人水平的时间是

A:1周 B:2~3周 C:6个月 D:10个月 E:24个月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是指正常情况下不产生激素的组织,当发生癌变时能产生和释放一些肽类激素,这些肽类激素水平升高可作为肿瘤相关标志物。

血清ACTH水平升高不会出现于

A:小细胞性肺癌 B: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C:乳腺,胃,结肠癌等肿瘤 D:休克,低血糖,手术及创伤等疾病 E:甲状腺髓样癌

 患者女,48岁,上腹部偏左疼痛进行性加重2个月,并向背部放射,B型超声检查发现胰尾部肿块,血清CA19-9升高2倍。

该患者左上腹可闻及血管杂音的最可能原因是

A:肿瘤压迫腹主动脉 B:肿瘤压迫肠系膜上动脉 C:肿瘤压迫肝肿瘤 D:肿瘤压迫脾动脉 E:肿瘤压迫肾动脉

 患者女,48岁,上腹部偏左疼痛进行性加重2个月,并向背部放射,B型超声检查发现胰尾部肿块,血清CA19-9升高2倍。

对此患者的初步检查最有价值的是

A: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B:口服胆囊造影 C:肝和胆囊超声波检查 D:抗线粒体抗体滴度 E: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患者女,48岁,常规检查发现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201 U/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分别为46 U/L和53 U/L),球蛋白轻度升高,胆红素正常。患者有轻度皮肤瘙痒,曾间断服用中药减肥治疗,无饮酒史。

诊断应考虑(提示 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1∶320),肝炎病毒学指标阴性,血清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升高(201 U/L),血清免疫球蛋白M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正常。B型超声检查示肝脏回声正常,胆囊,胆管,胰腺均正常。)

A: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B:肝外胆管梗阻致胆汁淤积 C:自身免疫性肝炎 D: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E:隐匿性乙型肝炎 F: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患者女,48岁,常规检查发现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201U/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分别为46U/L和53U/L),球蛋白轻度升高,胆红素正常。患者有轻度皮肤瘙痒,曾间断服用中药减肥治疗,无饮酒史。

诊断考虑:(提示: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1∶320),肝炎病毒学指标阴性,血清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升高(201U/L),血清免疫球蛋白M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正常。B型超声检查示肝脏回声正常,胆囊,胆管,胰腺均正常。)

A: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B:肝外胆管梗阻致胆汁淤积 C:自身免疫性肝炎 D: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E:隐匿性乙型肝炎 F: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女性,48岁,上腹部偏左疼痛进行性加重2个月,并向背部放射,B超检查发现胰尾部肿块,血清CA19-9升高2倍。

该患者左上腹可闻及血管杂音的最可能原因是 ( )

A:肿瘤压迫腹主动脉 B:肿瘤压迫肠系膜上动脉 C:肿瘤压迫肝肿瘤 D:肿瘤压迫脾动脉 E:肿瘤压迫肾动脉

女性,48岁,上腹部偏左疼痛进行性加重2个月,并向背部放射,B超检查发现胰尾部肿块,血清CA19-9升高2倍。

以下哪一种检查对此病人的初步检查最有价值 ( )

A: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B:口服胆囊造影 C:肝和胆囊超声波检查 D:抗线粒体抗体滴度 E: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女性,48岁,上腹部偏左疼痛进行性加重2个月,并向背部放射,B超检查发现胰尾部肿块,血清CA19-9升高2倍。

B超和CT检查未发现腹膜后和肝门淋巴结转移,该患者首先治疗方法是 ( )

A:手术治疗 B:化疗 C:放疗 D:免疫治疗 E:基因治疗

某男性患者,46岁,无痛性睾丸肿大3个月。血清b-HCG升高,AFP正常。

关于精原细胞瘤的处理,正确的是

A:经阴囊行睾丸切除术 B:若血清中AFP阳性,应按非精原细胞瘤处理 C: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可做单纯腹主动脉旁照射 D:对Ⅱ期患者宜行化疗 E:精原细胞瘤有残留,可根据PET决定后续治疗手段 F:经腹股沟行睾丸切除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