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6岁,反复发作性右侧眼眶周围剧烈疼痛3年。发作时伴有右侧眼结膜充血,流泪,面部出汗,烦躁,每次持续15分钟至1小时,每日发作十余次,每年头痛连续发作持续2个月。其父亲有类似史。脑磁共振检查正常。
为预防头痛发作可选择的治疗药物是
A:布洛芬 B:舒马曲普坦 C:曲马多 D:双氢麦角胺 E:维拉帕米
十岁女童,反复出现意识丧失及动作中止,有时伴咀嚼,吞咽等动作,事后对发作全无记忆,发作时脑电图可见3Hz棘-慢波,智力基本正常。
该患儿的癫痫发作类型是
A:复杂部分性发作 B:典型失神发作 C:非典型失神发作 D:部分性发作 E:肌阵挛发作 F:失张力发作 G:强直-阵挛发作
患者男性,26岁,反复发作性右侧眼眶周围剧烈疼痛3年。发作时伴有右侧眼结膜充血,流泪,面部出汗,烦躁,每次持续15分钟至1小时,每日发作十余次,每年头痛连续发作持续2个月。其父亲有类似史。脑磁共振检查正常。
应考虑的诊断是
A:发作性偏侧头痛 B: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C:无先兆偏头痛 D:丛集性头痛 E:紧张型头痛
患儿男,8岁。近2个月反复出现发作性左上肢抽动,持续数分钟缓解,发作时无意识丧失,发作后左上肢乏力,数小时后活动恢复正常。脑电图见右侧中央区局灶性棘波,尖波发放。
患儿的发作属于下列哪种发作类型
A:部分性运动性发作 B:部分性感觉性发作 C:失张力发作 D:阵挛发作 E:肌阵挛发作
某男性患者,59岁,因非劳力性心前区钝痛30分钟小时,向左臂放射,急诊入院。患者近2年中类似症状间断发作,发作时伴大汗,持续20分钟左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体检:BP110/60mmHg HR80次/分,律齐,余未见异常。
以下哪些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不同? 提示:心电图示发作时: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V1~3 ST段抬高,T波倒置;发作后:V1~3 ST-T恢复正常,室早消失。已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A:胸痛的部位 B:胸痛的性质 C:发作时出汗,面色苍白 D:休息状态下发作即可发作 E: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抬高 F: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G:发作时可表现为牙痛上腹痛等 H:治疗时应用抗凝药
某男性患者,59岁,因非劳力性心前区钝痛,向左臂放射急诊入院。患者近2年中类似症状间断发作,发作时伴大汗,轻度恶心,持续20分钟左右。通常由劳累诱发,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自上月以来,发作较为频繁,有时出现在休息时,最近48小时在休息或轻微体力活动时有几次胸痛发作。体检:BP110/60mmHg HR80次/分,律齐,余未见异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的不同点有哪些? 提示:心电图示发作时: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V1~3 ST段抬高,T波倒置;发作后:V1~3 ST-T恢复正常,室早消失。已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A:胸痛的部位 B:胸痛的性质 C:发作时出汗,面色苍白 D:休息状态下即可发作 E: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抬高 F: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G:发作时可表现为牙痛上腹痛等 H:治疗时应用抗凝药
某男性患者,21岁。3个月前的一次考试中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恐惧害怕,心慌,心率达每分钟100次以上,为时10分钟后即消失。以后又发作10余次,时间地点均无规律可循,亦无发作预兆。发作时头脑清楚,客观环境并无相应可怕的事物或情景。不发作时,生活、学习均正常。
该疾病发作时一般多久达到高峰
A:5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1小时
某女性患者孩,10岁,反复出现意识丧失及动作中止,有时伴咀嚼、吞咽等动作,事后对发作全无记忆,发作时脑电图可见3Hz棘-慢波,智力基本正常。
该患儿的癫痫发作类型是
A:复杂部分性发作 B:典型失神发作 C:非典型失神发作 D:部分性发作 E:肌阵挛发作 F:失张力发作 G:强直-阵挛发作
某男性患者,59岁,因非劳力性心前区钝痛,向左臂放射急诊入院。患者近2年中类似症状间断发作,发作时伴大汗,轻度恶心,持续20分钟左右。通常由劳累诱发,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自上月以来,发作较为频繁,有时出现在休息时,最近48小时在休息或轻微体力活动时有几次胸痛发作。体检:BP110/60mmHg,HR80次/分,律齐,余未见异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的不同点有哪些? 提示:心电图示发作时:偶发室性期前收缩,VST段抬高,T波倒置;发作后:VST-T恢复正常,室早消失。已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A:胸痛的部位 B:胸痛的性质 C:发作时出汗,面色苍白 D:休息状态下即可发作 E: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抬高 F: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G:发作时可表现为牙痛上腹痛等 H:治疗时应用抗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