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5岁,主因活动后起促两年加重一周入院。PE:双颊发绀,心尖部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心率122次/分,心音高低不一,心率不齐,肝肋下3横指,下肢轻度水肿。超声心动图检查考虑二尖瓣膜狭窄。
此患者诊断为二尖瓣膜狭窄,有关此病流行病学描述正确的是:
A:是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 B: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C:女性发病率高 D:多瓣膜病变中常合并主动脉瓣病变 E:往往在20~30岁以后才出现临床症状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5岁,主因活动后起促两年加重一周入院。PE:双颊发绀,心尖部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心率122次/分,心音高低不一,心率不齐,肝肋下3横指,下肢轻度水肿。超声心动图检查考虑二尖瓣膜狭窄。
超声心动图提示为隔膜型二尖瓣膜狭窄,瓣叶活动差,有钙化,手术应选择:
A:闭式二尖瓣膜交界分离术 B:经皮球囊二尖瓣膜交界扩张分离术 C:二尖瓣膜替换术 D:二尖瓣膜修补术
患者女性,孕40周,临产10小时,宫缩时胎心110次/分,查宫颈口开大2cm,头先露S-3,骨产道无异常。
临产18小时,宫口已开全,头先露S+2,胎心持续在160次/分,此时最恰当的处理是
A:立即剖宫产 B:阴道助产分娩 C:静滴维生素K,防止产后出血 D:肌注地西泮,使孕妇保持镇静 E:左侧卧位,吸氧
男性,35岁。因劳力性心慌,气急5年,体检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瓣膜轻度增厚,开放呈鱼嘴状,瓣口面积0.8cm
,腱索稍增粗,其他瓣膜正常。
心电图表现正确的是
A:右室增大 B:左房,右室增大 C:右房,右室增大 D:左房,左室增大 E:左房,左室,右室均增大
男性,35岁。因劳力性心慌,气急5年,体检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瓣膜轻度增厚,开放呈鱼嘴状,瓣口面积0.8cm
,腱索稍增粗,其他瓣膜正常。
患者合并有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则治疗首选
A:抗凝治疗 B: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 C:二尖瓣分离术 D: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E:人工心脏置换术
某患者,临床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
关于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指从左心室流出道至升主动脉之间任何部位出现的梗阻 B:病理上分为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下狭窄和主动脉瓣上狭窄 C:主要血流动力学变化是收缩期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存在压差,导致左心室排血受阻 D:降主动脉多有狭窄后扩张 E: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粗糙,向颈部传导,常伴震颤
某患者,临床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
关于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先天性主动脉口狭窄中最常见的畸形 B:多为三叶瓣畸形 C:经食管超声有助于确诊瓣叶数 D:在主动脉瓣口及升主动脉内CDFI呈五彩镶嵌状 E:频谱多普勒记录到高速收缩期射流
某男性患者,36岁,因劳力性心慌、气急5年,体检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瓣膜轻度增厚,开放呈鱼嘴状,瓣口面积0.8cm
,腱索稍增粗,其他瓣膜正常。
心电图表现正确的是
A:右室增大 B:左房、右室增大 C:右房、右室增大 D:左房、左室增大 E:左房、左室、右室均增大
某男性患者,36岁,因劳力性心慌、气急5年,体检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瓣膜轻度增厚,开放呈鱼嘴状,瓣口面积0.8cm
,腱索稍增粗,其他瓣膜正常。
患者合并有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则治疗首选
A:抗凝治疗 B: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 C:二尖瓣分离术 D: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E:人工心脏置换术
患者42岁,男性,70kg,劳累后疲倦,心悸,气促6年,加重伴呼吸困难、心绞痛半年,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入院,准备择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入院血压140/85mmHg。X线检查:左心室增大;心电图:左心室肥厚及劳损。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膜增厚,开放受限,开放速度减慢。主动脉根部活动幅度降低,左心室壁增厚。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感心前区疼痛,伴冷汗,血压130/80mmHg,心率100次/分,你认为患者出现了
A:过于紧张、焦虑 B:急性心肌梗死 C:狭窄突然加重 D:心肌缺血致心绞痛 E: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