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患儿男,4个半月,因“双下肢无力15d”来诊。35d前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1周后出现发热伴鼻塞,流涕和腹泻。当地医院给予静脉输液1d,肌内注射“抗生素”4d后热退,其他症状随之缓解。15d前患儿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做蹬踏动作;病初数天精神,食欲欠佳,易哭闹,多汗,未再出现发热及腹泻;至今仅足背可做轻微背伸运动。查体:营养发育中等;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5cm,脾肋下可及;双上肢活动自如,双下肢肌张力减低,以左侧明显,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

目前可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

A:适量50%葡萄糖液和维生素C以减少神经水肿 B:糖皮质激素 C:注射加兰他敏可提高肌肉张力 D: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E:瘫痪肢体的功能训练 F:将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以防止畸形 G:针刺疗法+按摩 H:抗生素预防感染

男性,45岁,农民。发热,盗汗,右季肋部疼痛2周来诊。3年前有过腹泻史。体检:体温39.6℃,右下肺呼吸音降低,肝肋下4 cm,质中,表面光,有压痛,脾未及。化验:WBC 11.6x10 9/L,中性粒细胞0.82(82%),胸透示右膈抬高,右膈活动度受限,B超示肝右叶7~8 cm大平段,拟诊为阿米巴肝脓肿。

在当地卫生院给予甲硝唑400 mg,每天3次,连服10天,体温下降至38℃左右,症状有改善,但未完全消失,疗效不佳原因是

A:诊断不正确 B:合并有细菌性肝脓肿 C:甲硝唑剂量不足 D:未加服氯喹 E:未同时作穿刺引流

某女性患者,7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周前感冒后痰多,气急加剧。近2天嗜睡。血白细胞18.6×10/L,中性0.90,动脉血气分析pH7.20,PaCO81mmHg,PaO47mmHg,HCO28mmol/L

此时可给予何项措施

A:尼可刹米 B:高浓度间断吸氧 C:高浓度面罩吸氧 D:碳酸氢钠溶液 E:乳酸钠溶液

某男,71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经鼻胃管给予匀浆膳。

经治疗,症状缓解,置留鼻胃管,可给予

A:普通匀浆膳 B:要素膳 C:牛奶 D:高蛋白、高脂肪、低糖类匀浆膳 E:5%米汤

男性,43岁,不规则发热1个多月,伴肝区痛。查体:肝肋下4cm,触痛(+),用甲硝唑治疗10天(600mg,每日3次),体温略有下降,但热未退尽,肝区仍疼痛。化验:WBC9.4×109/L,中性78%。B超示肝区液性占位,穿刺可抽出棕褐色液体。用甲硝唑疗效不佳的原因是()

A:甲硝唑剂量不足 B:甲硝唑不是特效药物,应换用氯喹治疗 C:未加用抗生素 D:全身支持疗法不够 E:未同时作肝穿刺引流

治疗胃溃疡时将抗酸药与甲硝唑合用,是因为( )

A:甲硝唑可阻断胃壁细胞M1胆碱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B:甲硝唑可抗幽门螺旋杆菌 C:甲硝唑可中和胃酸,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D:甲硝唑可中和胃酸,抑制胃蛋白酶活性

关于甲硝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碱性条件下,酰胺键发生水解反应,失去活性 B:具有硝基呋喃结构,羟基被乙磺酰基取代得到衍生物替硝唑 C:对滴虫和阿米巴原虫的作用较好,对多数厌氧菌无效 D:在体内代谢为2-羟甲基甲硝唑和硝基咪唑的乙酸衍生物,失去活性 E:加氢氧化钠溶液温热后即显紫红色,滴加盐酸成酸性后变成黄色,再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则变成橙红色

甲硝唑的特点是

A:2-硝基咪唑衍生物 B:5-硝基咪唑衍生物 C:具碱性可与三硝基酚形成黄色沉淀 D:化学结构中含有乙醇基 E:可通过血脑屏障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