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调节及生物功能都非常重要,掌握维生素D的代谢,对钙,磷和骨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D代谢物中半衰期最长的是

A:1,25-(OH)D B:维生素D C:25-(OH)D D:24,25-(OH)D E:7-脱氢胆固醇

 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调节及生物功能都非常重要,掌握维生素D的代谢,对钙,磷和骨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维生素D代谢物中半衰期最短的是

A:1,25-(OH)D B:维生素D C:25-(OH)D D:24,25-(OH)D E:7-脱氢胆固醇

 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调节及生物功能都非常重要,掌握维生素D的代谢,对钙,磷和骨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皮肤中存在的维生素D的最早形式是

A:1,25-(OH)D B:维生素D C:25-(OH)D D:24,25-(OH)D E:7-脱氢胆固醇

急性心包炎当心包壁层、脏层上有纤维蛋白、白细胞和少量内皮细胞的渗出,无明显液体积聚时称为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如果继而液体增加,则为渗出性心包炎。液体多为淡黄、清亮,偶可混浊不清、化脓性或呈血性,量100~3000 ml不等,一般在数周至数月内吸收。心包出现弥漫或局限的纤维组织增生、增厚粘连、壁层与脏层融合钙化,使心脏及大血管根部活动度受限。

急性心包炎随着渗液逐渐吸收,发生心包壁层与脏层的粘连、增厚、缩窄,此时的诊断是

A:急性心包炎 B:亚急性心包炎 C:缩窄性心包炎 D:渗出性心包炎 E: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

提示 了解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作用及配制的注意事项。关于下列处方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加入NaHC03是调节PH值使VitC部份成盐,减少局部刺激,增强稳定性 B:加入NaHC03是调节渗透压 C:依地酸二钠为金属络合剂 D:本注射液一般可用115.5℃,30分钟进行灭菌 E:配制中通CO2是防止维生素C氧化,增加稳定性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

提示 维生素C的水溶液与空气接触,自动氧化成脱氧抗坏血酸,从而进一步水解生成2,3-二酮2-古罗糖即失效,因此氧化是影响溶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处方中NaHC03的作用是哪一个

A:抗菌防腐剂 B:抗氧化剂 C:缓冲剂 D:鳌合剂 E:PH调节剂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

下面关于注射液调节PH值的目的,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B: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C:减少刺激性 D:避免引起酸碱中毒 E:增加药物吸收速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以下各个特点与维生素无关的是

A:提供热能 B: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的代谢 C: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组织中大量贮存,所以需经常摄入 D:大部分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 E: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的原料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在水溶性维生素中,B族维生素不应包括

A:牛磺酸 B:维生素B C:维生素B D:泛酸 E:叶酸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