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0岁。头痛,时有呕吐,逐渐加重1个月,近期嗜睡,反应迟钝,时有头晕,猝倒,无头部外伤及急性炎症病史,血压正常。检查见视神经乳头水肿,血常规,血沉正常。
初步的临床诊断应考虑为
A:颅脑损伤 B:颅内肿瘤 C:颅内感染 D:急性脑疝 E:椎动脉型颈椎病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9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双额为主,5天前发作时较剧烈,疼痛呈阵发性,伴有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喷射状,无抽搐发作。当地医院CT检查示:额部肿瘤;MRI检查:双额镰旁肿瘤。肿瘤质地均匀,明显,与大脑镰粘连紧密。起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声音嘶哑,无多饮,多尿,进食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入院体查:双侧瞳孔等园等大,视乳头水肿。
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是: 提示:病人呕吐为喷射状,提示有颅内压增高。
A:头痛 B:呕吐 C:视乳头水肿 D:血压增高 E:偏瘫 F:失语
某患儿,男,10岁,头痛伴呕吐1月余,发病前曾有低热史。患儿有右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体检:T36.5℃,神清,精神差,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右耳听力差,右肢体共济失调,颈抵抗,脑膜刺激征(+)。
初步诊断首先考虑那种疾病 提示:门诊 CT检查示右小脑囊性占位病变,增强扫描呈厚度均匀的环状强化。
A:星形细胞瘤 B:髓母细胞瘤 C:脑脓肿 D:室管膜瘤 E:多形胶质母细胞瘤 F:转移瘤 G:血管网状细胞瘤 H:生殖细胞瘤
某患儿,男,10岁,头痛伴呕吐1月余,发病前曾有低热史。患儿有右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体检:T36.5℃,神清,精神差,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右耳听力差,右肢体共济失调,颈抵抗,脑膜刺激征(+)。
脑脓肿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A:耳源性 B:经淋巴管 C:血源性 D:鼻源性 E:开放性颅脑损伤直接感染 F:经脑脊液 G:隐源性
某患儿,男,10岁,头痛伴呕吐1月余,发病前曾有低热史。患儿有右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体检:T36.5℃,神清,精神差,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右耳听力差,右肢体共济失调,颈抵抗,脑膜刺激征(+)。
脑脓肿的病理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
A:急性脑炎阶段 B:增生阶段 C:化脓阶段 D:脓毒性静脉炎阶段 E:包膜形成阶段 F:肉芽形成阶段 G:胶质增生阶段 H:播散阶段
某患儿,男,10岁,头痛伴呕吐1月余,发病前曾有低热史。患儿有右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体检:T36.5℃,神清,精神差,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右耳听力差,右肢体共济失调,颈抵抗,脑膜刺激征(+)。
脑脓肿一般处于什么阶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A:急性脑炎阶段 B:增生阶段 C:化脓阶段 D:脓毒性静脉炎阶段 E:包膜形成阶段 F:肉芽形成阶段 G:胶质增生阶段 H:播散阶段
某男性患者,53岁,头痛伴呕吐2月,呕吐呈喷射性。既往身体健康。体检:神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双眼底视神经乳头明显水肿,左鼻唇沟稍浅,左腹壁反射减弱,左上下肢肌力4级,左Babinski征(-)。



根据病史、MR结果,首先考虑哪种诊断 提示:患者行头颅 MR检查(见图)
A:右额叶胆脂瘤 B:右额叶转移瘤 C:右额叶胶质瘤 D:右额叶淋巴瘤 E:右额叶脑膜瘤 F:右额叶脑脓肿 G:右额叶炎性肉芽肿
某男性患者,53岁,头痛伴呕吐2月,呕吐呈喷射性。既往身体健康。体检:神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双眼底视神经乳头明显水肿,左鼻唇沟稍浅,左腹壁反射减弱,左上下肢肌力4级,左Babinski征(-)。

下列关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提示:肿瘤病理报告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A:主要发生于儿童 B:好发于大脑半球白质内 C:呈浸润性生长 D:高度恶性 E:出血、坏死少见 F:常向颅外转移 G:术后易复发 H:术后需行放、化疗
某女性患者,10岁,结核性脑膜炎愈后8月,头痛伴恶心呕吐1周,并渐加重。体检:神清,精神差,反应迟钝,双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双眼外展差,余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病史、CT,入院诊断考虑下列哪种
A:梗阻性脑积水 B:交通性脑积水 C:外部性脑积水 D:先天性脑积水 E:耳源性脑积水 F:良性颅内压增高 G:假性脑瘤
某女性患者,10岁,结核性脑膜炎愈后8月,头痛伴恶心呕吐1周,并渐加重。体检:神清,精神差,反应迟钝,双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双眼外展差,余未见明显异常。

下列关于颅内压增高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可出现Cushing反应 B:可出现典型的三主征: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C:颅内压增高时,脑脊液回吸收量减少 D:>2.0kPa时,即应立即采取降颅压措施 E:颅内压监护时出现高原波,提示颅内压显著增高 F:脑灌注压>30~40mmHg时,脑血管才能发挥自动调节功能 G:正常的脑灌注压为70~9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