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5岁,体重52kg。体检时核磁共振显示前交通动脉瘤,要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目前口服降压药和降血糖药物控制。
提示: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开放左上肢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液体。麻醉诱导药物:咪唑安定2mg,丙泊酚100mg,芬太尼0.1mg,维库溴铵6mg。插入4.0喉罩,通气维持呼吸末二氧化碳26mmHg。股动脉穿刺点局麻药物阻滞。麻醉维持: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丙泊酚。维持血压在100/60mmHg左右。在放置到第三个弹簧圈时,DSA显示动脉瘤破裂,患者两侧瞳孔不等大。患者无创血压150/80mmHg。放射科介入医师拟继续进行手术。提问:此时的麻醉处理要点是?
A:控制性降压至平均动脉压55~60mmHg B:过度通气 C:应用甘露醇 D:输红细胞 E:应用地塞米松 F:适当加深麻醉
患者男,53岁,因“突发剧烈胸痛4 h”来诊。患者有16年高血压病史,降压治疗不规律,最高血压200/120 mmHg,服用降压药可降至150/90 mmHg。查体:神清,急性面容;右上肢血压160/95 mmHg,左上肢血压145/85 mmHg,右下肢血压140/90 mmHg,左下肢血压测不出;双下肺呼吸音略低,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双期轻度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左下肢皮温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触不清。
该患者适合的治疗方案有(提示 该患者入急诊2 h,诉左下肢疼痛加重不缓解。主动脉CT:主动脉A型夹层累及头臂血管,窦部直径35 mm,升主动脉直径50 mm,降主动脉直径40 mm左右。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叶形态可,轻中度关闭不全,心电图及心肌酶未见异常。)
A:急诊Bentall手术+全弓置换术+象鼻干手术 B:急诊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术+象鼻干手术+主动脉瓣成形术 C:急诊Bentall手术+部分弓置换术 D:急诊升主动脉置换+部分弓置换术+主动脉瓣成形术 E:术中下肢动脉造影+术中溶栓或取栓手术 F:左下肢局部切开减张术
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近期目标是将血压降低到指定水平。
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可防止凌晨血压突然升高而猝死,标志是降压谷峰比值
A:>70% B:>60% C:>50% D:>40% E:>30%
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近期目标是将血压降低到指定水平。
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病时,血压应降至
A:140/85mmHg以下 B:135/85mmHg以下 C:135/80mmHg以下 D:130/80mmHg以下 E:125/75mmHg以下
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近期目标是将血压降低到指定水平。
控制心血管并发症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措施。尿蛋白>1.0g/d,控制血压
A:<120/75mmHg B:<125/75mmHg C:<130/75mmHg D:<130/80mmHg E:<135/80mmHg
某女性患者,45岁,胸部撕裂样痛3小时伴晕厥1次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服降血压药物。查体:血压180/130mmHg,脉搏75次/分,呼吸稍促,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正常对称,心界不大,心音有力,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胸前导联ST-T改变。
患者CTA提示主动脉夹层,此时血压和心率的控制要求是
A:收缩压100~120mmHg,心率60~80次/分 B:收缩压90~130mmHg,心率60~100次/分 C:收缩压降为发病时25%,心率60~80次/分 D:收缩压<140mmHg,心率<100次/分 E:收缩压100~120mmHg,心率60~100次/分 F:以上都不对
某女性患者,42岁,因突发头痛,呕吐3天入院。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拟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最高达180/12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心电图示T波倒置、ST段降低。术前已给予降颅压和镇静治疗。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麻醉管理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A:心功能衰竭 B:动脉瘤破裂的危险 C:呼吸功能障碍 D:脑血管痉挛 E:颅内__
某女性患者,42岁,因突发头痛,呕吐3天入院。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拟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最高达180/12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心电图示T波倒置、ST段降低。术前已给予降颅压和镇静治疗。
为便于手术操作,在分离动脉瘤时可采取什么措施
A:扩充血容量 B:限制血容量 C:避免呛咳 D:低温麻醉 E:控制性降压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 B:囊内压减低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减低 D:肾交感神经被抑制 E:动脉血压从180mnHg降低到 8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