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8岁,因心烦,失眠,恶心,出汗10h入院。患者8个月前因心烦,失眠开始服用阿普__,开始每晚服用1片,患者能睡5h。半个月后,服用1片只能睡2h,将阿普__加至2片,以后患者一旦睡眠不好,自行加药,现已加至8片。因家里没有药了,整晚没睡觉,心烦,失眠,恶心,出汗,情绪低落前来就诊。

阿普__属于

A:巴比妥类 B:苯二氮卓类 C:短半衰期药物 D:丁螺环酮类 E:唑吡坦类 F:5-HT受体拮抗剂

 患者女,52岁。主因口服氟乙酰胺2 h来诊。既往体健。查体:BP 130/70 mmHg,间断抽搐,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毒物鉴定示:氟乙酰胺中毒。

氟乙酰胺中毒的特效解毒药为

A:乙酰胺(解氟灵) B:维生素K C:亚硝酸异戊酯 D:二巯基丙磺酸钠 E:维生素B6 F:甘油乙酸酯

葡萄球菌属因携带mecA基因,产青霉素酶等机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关于葡萄球菌属β-内酰胺酶试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青霉素MIC≤0.12 μg/ml 或抑菌环直径≥29 mm时需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B:刮取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纸片周围抑菌环边缘的生长物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C:β-内酰胺酶阳性葡萄球菌只对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D:质控菌株为ATCC29213和ATCC25923 E:菌落在M-H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培养18~20 h

葡萄球菌属因携带mecA基因、产青霉素酶等机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关于葡萄球菌属β-内酰胺酶试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青霉素MIC≤0.12 μg/ml 或抑菌环直径≥29 mm时需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B:刮取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纸片周围抑菌环边缘的生长物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C:β-内酰胺酶阳性葡萄球菌只对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D:质控菌株为ATCC29213和ATCC25923 E:菌落在M-H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培养18~20 h

  某女性患者,25岁,因“怕热、多汗、易饥、消瘦、心悸1年”来诊。查体: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突眼。实验室检查:T3增高,T4增高,TSH下降。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

关于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A:症状好转停药 B:甲状腺功能恢复可停药 C: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时可停药 D: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时可减量 E:促甲状腺素下降时可减量

  某女性患者,25岁,因“怕热、多汗、易饥、消瘦、心悸1年”来诊。查体: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突眼。实验室检查:T3增高,T4增高,TSH下降。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口服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

患者应用甲巯咪唑(他巴唑)后出现行为异常、谵妄、扑翼样震颤,考虑为

A:甲状腺危象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精神神经症状 C:肝性脑病 D:高代谢综合征 E:甲状腺激素升高

某女性患者,47岁,因心烦、失眠、恶心、出汗10h入院。患者8个月前因心烦、失眠开始服用阿普__,开始每晚服用1片,患者能睡5h。半个月后,服用1片只能睡2h,将阿普__加至2片,以后患者一旦睡眠不好,自行加药,现已加至8片。因家里没有药了,整晚没睡觉,心烦、失眠、恶心、出汗,情绪低落前来就诊。

阿普__属于

A:巴比妥类 B:苯二氮卓类 C:短半衰期药物 D:丁螺环酮类 E:唑吡坦类 F:5-HT受体拮抗剂

化学名为4-氨基-N-(5-甲基-3-异噁唑基)-苯磺酰胺的药物是()。

A:磺胺醋酰 B:丙磺舒 C:磺胺甲噁唑 D:磺胺噻唑

1-β-D-呋喃核糖-1H-1,2,4-三氮唑-3-甲酰胺()。

A:阿昔洛韦  B:利巴韦林  C:咪康唑  D:克霉唑  E:氟康唑

醋()

A:香砂平胃丸  B:香砂养胃丸  C:木香顺气丸  D:加味保和丸  E:加味左金丸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