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5岁,反复腹痛,腹胀,发热,盗汗2个多月,查体:T37.4℃,消瘦,贫血貌,腹平坦,有柔韧感,右下腹和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有增厚感,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超声显示肠系膜钙化,腹腔内有纤维分隔,包裹性积液。胸片检查未见异常。
患者在右下腹触及增厚感的原因是
A: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 B:增厚的大网膜 C:肠管痉挛所致 D:粘连肠曲 E:局部腹肌紧张所致 F:以上均有可能 G:以上均不正确
心脏各部位的厚度不同,正常人心脏左心室壁最厚,右心室壁次之,心房壁最薄。
右心室壁厚度大约是
A:左心室壁厚度的3/4 B:左心室壁厚度的1/2 C:左心室壁厚度的1/3 D:左心室壁厚度的1/4 E:左心室壁厚度的1/5
某急诊患者,男,56岁,近两周来明显食欲不振、腹胀、厌油、乏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因黄疸三天并逐渐加深来就诊,肝功检查ALT为1073U/L,血清胆红素为126μmol/L,AST/ALT>1。超声检查见肝脏肿大,回声粗糙,减低,肝内胆管内径为3mm,胆总管内径为7mm,壁厚,毛糙。胆囊影像显示欠清,胆囊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变小,内容物为弱回声光点。
下述患者中,还能出现胆囊壁增厚的病例有
A:急性胆囊炎 B:低蛋白血症 C:右心衰竭 D:肾脏疾病 E:胆囊癌 F:胆囊腺肌增生症
某女性患者,36岁,反复腹痛、腹胀、发热、盗汗2个多月,查体:T37.4℃,消瘦,贫血貌,腹平坦,有柔韧感,右下腹和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有增厚感,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超声显示肠系膜钙化,腹腔内有纤维分隔,包裹性积液。胸片检查未见异常。
患者在右下腹触及增厚感的原因是
A: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 B:增厚的大网膜 C:肠管痉挛所致 D:粘连肠曲 E:局部腹肌紧张所致 F:以上均有可能 G:以上均不正确
一急诊患者,男性,56岁,近两周来明显食欲不振、腹胀、厌油、乏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因黄疸三天并逐渐加深来就诊,肝功检查ALT为1073U/L,血清胆红素为126μmol/L,AST/ALT>1。超声检查见肝脏肿大,回声粗糙,减低,肝内胆管内径为3mm,胆总管内径为7mm,壁厚,毛糙。胆囊影像显示欠清,胆囊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变小,内容物为弱回声光点。
下述患者中,还能出现胆囊壁增厚的病例有
A:急性胆囊炎 B:低蛋白血症 C:右心衰竭 D:肾脏疾病 E:胆囊癌 F:胆囊腺肌增生症
一奶牛,2.5岁,腹泻半年左右,消瘦、衰竭死亡。剖检见回肠的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肠黏膜显著增厚,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襞,黏膜灰黄色。肠系膜淋巴管肿大呈索状,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但不呈干酪样
此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牛弓首蛔虫病 B:副结核病(副结核性肠炎) C:肝片形吸虫病 D: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E:慢性消化不良
一奶牛,2.5岁,腹泻半年左右,消瘦、衰竭死亡。剖检见回肠的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肠黏膜显著增厚,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襞,黏膜灰黄色。肠系膜淋巴管肿大呈索状,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但不呈干酪样
进一步确诊最简单实用的检查方法是
A:血常规检查 B:病理组织切片检查 C:刮取直肠黏膜涂片抗酸染色后镜检 D:B超检查 E:X线透视
一奶牛,2.5岁,腹泻半年左右,消瘦、衰竭死亡。剖检见回肠的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肠黏膜显著增厚,并发生硬而弯曲的皱襞,黏膜灰黄色。肠系膜淋巴管肿大呈索状,淋巴结肿大变软、切面湿润,有黄白色病灶,但不呈干酪样
最佳防控方法为
A:增加营养和运动量 B:定期预防注射 C:抗菌消炎和增加运动量 D:定期检疫,扑杀有明显临诊症状和菌检阳性的牛 E:全群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