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5岁,因“全身瘙痒,红斑,渗出1个月”来诊。患者发病前3个月头面部曾出现类似皮损,经治疗后消退。1个月前皮损再次出现,医务室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3 d后改为5 mg,再3 d,皮损消退停药,停药数日后皮损再发。查体:全身皮肤干燥,面部,躯干,四肢均见散在红斑,丘疹,融合成片,伴渗液。
造成该患者皮损复发的最可能原因是
A:药物反应 B:地塞米松疗程不足 C: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D:食入辛辣食物 E:自身敏感性皮炎
关于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叙述正确的有
A: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是判断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是否受垂体ACTH控制的可靠方法 B:单纯性肥胖者口服小剂量地塞米松后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明显降低 C: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患者(增生或腺瘤)口服小剂量地塞米松后的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不被抑制 D: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阴性(17-OHCS无明显下降),提示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E: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阴性,提示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异位ACTH分泌综合征
此病人CT检查双侧肾上腺稍增大,血尿醛固酮均增高,经地塞米松治疗有好转。
如果确诊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应选择下列何种药物治疗
A:安体舒通 B:氨基导眠能 C:地塞米松 D:酮康唑 E:甲吡酮
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在常规肾上腺皮质显像后一个月进行 B:注射显像剂前2~7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C:每6小时1次,每次1mg,直至检查结束 D:目的在于鉴别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增生 E:肾上腺皮脂腺瘤,多为单侧性影像增强,可被地塞米松抑制
患者女,45岁,因“全身瘙痒、红斑、渗出1个月”来诊。患者发病前3个月头面部曾出现类似皮损,经治疗后消退。1个月前皮损再次出现,医务室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3d后改为5mg,再3d,皮损消退停药,停药数日后皮损再发。查体:全身皮肤干燥,面部、躯干、四肢均见散在红斑、丘疹,融合成片,伴渗液。造成该患者皮损复发的最可能原因是()。
A:药物反应 B:地塞米松疗程不足 C: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D:食入辛辣食物 E:自身敏感性皮炎
醋酸地塞米松与碱性酒石酸铜反应的依据是()
A:醋酸地塞米松上α-醇酮基具有还原性 B:醋酸地塞米松酯的水解反应 C:酮的组合反应 D:双键共轭体系的特征 E:母核特性
采用HPLC测定醋酸地塞米松含量所用内标物质是
A:地塞米松 B:可的松 C:甲睾酮 D:炔雌醇 E:泼尼松
醋酸地塞米松与碱性酒石酸铜反应的依据是
A:醋酸地塞米松C17-α醇酮具还原性 B:醋酸地塞米松酸酯的水解反应 C:△1,4-3-酮的组合反应 D:双键共轭体系的特性 E:母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