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6岁。高热1周,伴右侧胸痛就诊。胸痛于深呼吸时加剧,但近2日胸痛已有所缓解,X线和超声检查证实右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常规为渗出液,单核细胞占优势。

如果患者初次胸腔积液常规检查中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则考虑下列哪项诊断

A: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 B:肺吸虫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 C:嗜酸性粒细胞肺炎继发胸腔积液 D:癌性胸腔积液 E:肺真菌感染继发胸腔积液

患者女性,26岁。高热1周,伴右侧胸痛就诊。胸痛于深呼吸时加剧,但近2日胸痛已有所缓解,X线和超声检查证实右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常规为渗出液,单核细胞占优势。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多次反复抽积液,后来胸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此时应考虑

A:合并寄生虫感染 B:高度警惕肿瘤 C:合并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D:必须排除过敏性因素 E:抽液所致,本身无特殊临床意义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

按瘘发生的原因,肠瘘可分为:

A:先天性肠瘘 B:后天性肠瘘 C:生理性肠瘘 D:病理性肠瘘 E:创伤性肠瘘 F:治疗性肠瘘 G:外伤性肠瘘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

肠瘘形成后机体会出现什么病理生理改变? 提示:切口检查所见:仍有一长约 2cm的切口未愈合,有带粪臭味的液体流出,予以引流。

A: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B:营养不良 C:瘘管周围组织受损 D:继发感染 E:腹膜炎 F:腹腔内器官感染 G:腹腔脓肿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

临床表现提示该病人正处于肠瘘的什么期? 提示:病人主诉全身乏力,恶心,食欲不振,体温 38.6℃,大便次数增多,腹部稍胀,右下腹有压痛。

A:腹膜炎期 B:腹腔内感染期 C:腹腔内脓肿期 D:瘘管形成前期 E:瘘管形成期 F:瘘管形成后期 G:瘘管闭合期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

可选用什么方法处理瘘口? 提示:经加强瘘口护理及对症治疗后,病人伤口的渗出液逐日减少。

A:使用油纱布填塞 B:医用胶注入瘘管内填塞 C:继续敞开引流 D:盲端橡胶管堵塞 E:塑料管填塞 F:手术缝合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

肠瘘病人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A:堵片移位 B:堵片松脱 C:腹腔感染 D:瘘口出血 E:胃肠道出血 F:肝肾功能障碍 G:粘连性肠梗阻

某女性患者,27岁,高热1周,伴右侧胸痛就诊。胸痛于深呼吸时加剧,但近2天胸痛已有所缓解,X线和超声检查证实右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常规为渗出液,单核细胞占优势。

如果患者初次胸腔积液常规检查中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则着重考虑以下诊断是

A: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 B:肺吸虫感染引起的胸腔积液 C:嗜酸性粒细胞肺炎继发胸腔积液 D:癌性胸腔积液 E:肺真菌感染继发胸腔积液

某女性患者,27岁,高热1周,伴右侧胸痛就诊。胸痛于深呼吸时加剧,但近2天胸痛已有所缓解,X线和超声检查证实右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常规为渗出液,单核细胞占优势。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多次反复抽积液,后来胸腔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则应考虑的可能是

A:合并寄生虫感染 B:高度警惕肿瘤 C:合并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D:必须排除过敏性因素 E:抽液所致,本身无特殊临床意义

一成年患者既往因结肠病变有手术史,现因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而行临床检查,超声见肠管扩张,最宽径达4.0m,肠腔内充满液体,逆蠕动出现,肠间可见少量条状无回声

因腹腔积液渐进性增多,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血性液体,考虑为

A:抽出由穿孔肠壁流到腹腔的肠内容物 B:穿刺刺破小毛细血管 C:肠管出血性炎性改变 D:肠肿瘤破裂出血 E:发生绞窄性肠梗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