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个核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A: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B:单个核细胞的体积、形态、比重与其他细胞不同 C:可利用单个核细胞的体积不同,按照密度梯度离心来分离 D:在进行密度梯度分离时,单个核细胞的比重比溶液的比重大 E:多核粒细胞比重比单个核细胞比重大

某男,50岁,有20余年射线接触史,全身乏力两月余,胸背部有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红色微突起皮肤表面,最大红斑直径3.5cm,淋巴结不大。活检见圆形淋巴样肿瘤细胞在皮下呈浸润性生长,大小不等,胞质中等淡染;肿瘤细胞在单个脂肪细胞的周边围绕;在脂肪浸润和破坏的区域有反应性组织细胞;有脉管浸润;不累及真皮和表皮。化疗后4年仍健在。

最先考虑为以下哪种疾病

A:硬红斑 B:结节性红斑 C:B细胞淋巴瘤 D:T细胞淋巴瘤 E:霍奇金淋巴瘤 F:脂膜炎

某男,50岁,有20余年射线接触史,全身乏力两月余,胸背部有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红色微突起皮肤表面,最大红斑直径3.5cm,淋巴结不大。活检见圆形淋巴样肿瘤细胞在皮下呈浸润性生长,大小不等,胞质中等淡染;肿瘤细胞在单个脂肪细胞的周边围绕;在脂肪浸润和破坏的区域有反应性组织细胞;有脉管浸润;不累及真皮和表皮。化疗后4年仍健在。

可能阳性的标记有

A:CD3 B:CD4 C:CD8 D:CD20 E:EBV F:CD56

某男,50岁,有20余年射线接触史,全身乏力两月余,胸背部有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红色微突起皮肤表面,最大红斑直径3.5cm,淋巴结不大。活检见圆形淋巴样肿瘤细胞在皮下呈浸润性生长,大小不等,胞质中等淡染;肿瘤细胞在单个脂肪细胞的周边围绕;在脂肪浸润和破坏的区域有反应性组织细胞;有脉管浸润;不累及真皮和表皮。化疗后4年仍健在。

若标记后PanT、CD8阳性,CD20、EBV阴性,TCR基因重排,则本病最确切的诊断应为

A:T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NK/T细胞淋巴瘤 C:蕈样肉芽肿 D: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E: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 F:以上都不是

一儿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来诊,有颈项强直体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力增高,WBC著增多,WBC分类多核细胞为86%,单个核细胞为14%。

如果分离到革兰阴性杆菌,且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时,该菌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周围生长良好,则可能为

A:大肠埃希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E:无乳链球菌

某男性患者,62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体检:肝脏肋下2.5cm,脾肋下5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象检查:Hb96g/L,WBC66.5×10/L,PLT320×10/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1%,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8%。

该患者若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象检查会出现的改变有

A: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B:粒红比例明显增高 C:原始粒细胞>10% D:骨髓可发生轻度纤维化 E:巨核细胞减少 F: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G: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H:Ph染色体阳性

某男,36岁,发热1周伴鼻出血、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淤斑,血红蛋白15g/L,白细胞为1.5×10/L,血小板为50×10/L。骨髓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占85%,POX强阳性,染色体检查有t(15;17)。

本例的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可能的特征变化有

A:胞质少,有空泡 B:细胞体积小,染色质较粗 C: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染色质疏松 D:以中晚期阶段的幼稚细胞为主,核浆发育不平衡 E:胞质中较易见到Auer小体,可呈柴捆状

关于单个核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A: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B:单个核细胞的体积、形态、比重与其他细胞不同 C:可利用单个核细胞的体积不同,按照密度梯度来分离 D:在进行密度梯度分离时,单个核细胞比重比溶液的比重大 E:多核粒细胞比重比单个核细胞比重大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包括

A:有核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粒细胞

单个核细胞( )

A:2~20fl B:36~360fl C:35~160fl D:90~160fl E:160fl F: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作白细胞分类,细胞群相对应的细胞体积大小范围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