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者,36岁。间断黏液血便8年,加重2个月。每天大便次数为5~6次,为明显血便,粪质少。辅助检查:Hb 126g/L;zongR 20mm/h;肠镜示直肠至肝曲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散在针尖样溃疡,黏膜质脆,触之易出血。大便潜血(++)。

该患者突然出现发热,腹痛,排便,排气停止。查体:腹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消失。患者出现该并发症的诱因是

A:钡剂灌肠 B:糖皮质激素局部灌肠 C:抗胆碱能药物的应用 D:全腹CT检查 E:肠镜检查 F:阿片类制剂的应用 G:低钾血症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0岁。因腹痛,腹胀,呕吐,停止肛门排气3天到医院就诊。查体:T36.8℃,P80次/分,R20次/分,BP96/60mmHg,营养状况差,皮肤粘膜干燥,眼窝凹陷,中等程度腹胀,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亢进,可闻气过水声,移动性浊音阴性,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5x10/L,X线检查见小肠有阶梯状液平面,询问病史1月前曾因肠梗阻在外院行肠粘连松解术。

肠梗阻发生后肠管局部会出现哪些病理生理变化?

A:肠蠕动增强 B:肠蠕动减弱 C:肠腔积气积液 D:肠壁充血 E:肠壁水肿 F:肠壁血运障碍 G:排气排便停止 H:肠穿孔

男性,36岁,水肿,乏力,腹胀2个月,既往有肝炎病史。体检:全身水肿,腹壁静脉曲张,腹水征阳性。

下列哪项伴随症状对鉴别肝源性与心源性水肿,最有意义

A:二尖瓣区I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B:颈静脉曲张 C:肝肿大 D:下肢水肿 E:腹壁静脉曲张

病历:女性,38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

提示:纤维结肠镜检查见直肠及乙状结肠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提问:有关该病诊断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因大便多次培养(-),可除外细菌性痢疾 B:病变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且有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可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早期 C:病变虽然累及直肠及乙状结肠,但未见溃疡,不能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D:如系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隐窝脓肿 E: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灌肠,症状明显缓解,支持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F: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回盲部

某女,40岁,反复排黏液排血便1年余,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有散在小溃疡,拟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为

A:慢性持续型 B:急性暴发型 C:慢性复发型 D:临床终末型 E:初发型

某女,40岁,反复排黏液排血便1年余,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有散在小溃疡,拟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以下哪一项不符合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A:脉搏在90次/分以上 B:腹泻每小时6次以上 C:血沉大于30mm/第1小时 D:体温达38℃以上 E:血红细胞在100g/L以下

某女性患者,39岁,间断发作下腹部疼痛伴腹泻3年,排便4~5次/天,脓血便,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曾行结肠镜检查见充血、糜烂及浅表小溃疡。

提示:纤维结肠镜检查见直肠及乙状结肠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提问:有关该病诊断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因大便多次培养(-),可除外细菌性痢疾 B:病变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且有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可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早期 C:病变虽然累及直肠及乙状结肠,但未见溃疡,不能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D:如系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隐窝脓肿 E: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灌肠,症状明显缓解,支持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F: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回盲部

某男性患者,37岁。间断黏液血便8年,加重2个月。每天大便次数为5~6次,为明显血便,粪质少。辅助检查:Hb 126g/L;ESR 20mm/h;肠镜示直肠至肝曲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散在针尖样溃疡,黏膜质脆,触之易出血。大便潜血(++)。

该患者突然出现发热、腹痛,排便、排气停止。查体:腹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消失。患者出现该并发症的诱因是

A:钡剂灌肠 B:糖皮质激素局部灌肠 C:抗胆碱能药物的应用 D:全腹CT检查 E:肠镜检查 F:阿片类制剂的应用 G:低钾血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