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8岁,因“右乳外上象限肿物2 d”来诊。查体:肿物边界清,活动尚可。无乳腺癌家族史。2年前同侧乳腺肿物切除,病理诊断为囊肿及腺病。本次肿物术前针吸组织病理诊断为浸润性癌,行乳房单纯切除术。大体检查:肿瘤3.9 cmx2.9 cmx2.8 cm,边界清楚,质软,胶冻样。

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 B:髓样癌 C:黏液癌 D:黏液样纤维腺瘤 E:黏液囊肿样变

 患者女,68岁,因“右乳外上象限肿物2 d”来诊。查体:肿物边界清,活动尚可。无乳腺癌家族史。2年前同侧乳腺肿物切除,病理诊断为囊肿及腺病。本次肿物术前针吸组织病理诊断为浸润性癌,行乳房单纯切除术。大体检查:肿瘤3.9 cmx2.9 cmx2.8 cm,边界清楚,质软,胶冻样。

光镜下组织形态如下图所示。最有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 B:髓样癌 C:黏液癌纯型 D:黏液样纤维腺瘤 E:印戒细胞癌

患者男,54岁,因甲状腺肿物1周前在当地医院行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甲状腺髓样癌。

为确定下一步术式,应做的检查是

A:甲状腺B超 B:甲状腺增强CT C:放射性核素检查 D:细胞学检查 E:X线检查

患者男,54岁,因甲状腺肿物1周前在当地医院行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甲状腺髓样癌。

完善各项检查后,行甲状腺全切除,双侧颈侧方淋巴结改良型清扫术,术后第1天血清降钙素水平为9.87pmol/L,第3天降至4.73pmol/L。下一步治疗正确的是

A:病变切除完整,无需特殊治疗 B:病变切除完整,终身口服甲状腺素片,定期复查 C:行放射性碘治疗 D:无须特殊治疗,但应定期复查甲状腺B超及CT E:病变切除完整,术后需要化疗

患者女,48岁。出现左大腿前方疼痛1个月入院。疼痛呈钝痛,休息不缓解,活动后加重不明显。既往2年前有甲状腺肿物切除史,切除标本病理结果考虑乳头状甲状腺癌,分化良好。

可以选择的治疗措施是(提示 经过骨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发现甲状腺导管样结构,细胞有明显发育异常,核大,深染细胞易见。诊断:①甲状腺癌术后;②单发左股骨近端骨转移瘤。)

A:继续定期观察随诊 B:瘤段切除+髓内钉内固定+骨水泥填充骨缺损 C: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髓内钉内固定 D:瘤段切除+髓内钉内固定+异体皮质骨骨环植骨 E: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 F:化疗+放疗,不需要手术治疗 G:先化疗,然后再手术切除,不需要内固定 H:单纯行钛板螺钉内固定预防发生病理骨折

患者女,40岁,因“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直径3cm之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小,同侧腋窝淋巴结不大。

该患者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有(提示手术将肿物及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切除,术中经快速冷冻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腺癌。)

A:乳腺癌根治术 B: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 D:单纯乳房切除术 E:保乳术 F:肿物摘除术

某女性患者,40岁,因“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直径3 cm之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小,同侧腋窝淋巴结不大。

该患者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有(提示 手术将肿物及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切除,术中经快速冷冻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腺癌。)

A:乳腺癌根治术 B: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D:单纯乳房切除术 E:保乳术 F:肿物摘除术

某男,62岁,吸烟史20年,8年前因声音嘶哑,当地医院发现喉部一分支的乳头状肿物,手术取出。病理检查见乳头基底膜完整,局部鳞状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细胞层次多,但无异型性,乳头中心为含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乳头基底膜完整。近3个月,再次出现声音嘶哑并伴有疼痛,喉镜检查发现,假声带以上有一隆起肿物,呈乳头状分支,表面糜烂。肿物切除后病理观察见:局部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并突破基底膜,在间质内有数个鳞状细胞巢团,巢团内多有角化物,细胞有异型性,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该患者8年前喉部肿物为

A:声带息肉 B:乳头状瘤 C:原位癌 D:疣状癌 E: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某男,62岁,吸烟史20年,8年前因声音嘶哑,当地医院发现喉部一分支的乳头状肿物,手术取出。病理检查见乳头基底膜完整,局部鳞状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细胞层次多,但无异型性,乳头中心为含血管的纤维结缔组织,乳头基底膜完整。近3个月,再次出现声音嘶哑并伴有疼痛,喉镜检查发现,假声带以上有一隆起肿物,呈乳头状分支,表面糜烂。肿物切除后病理观察见:局部上皮细胞异型增生,并突破基底膜,在间质内有数个鳞状细胞巢团,巢团内多有角化物,细胞有异型性,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目前的病理诊断应是

A:乳头状瘤复发 B:疣状癌 C:原位癌 D: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E: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