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6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腹软,无压痛。血常规:WBC14x10
/L,中性86%,血小板180x10
/L,尿便常规未见异常。
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A:轻型 B:普通型 C:重型 D:极重型 E:未分型 F:极危型
患者,男,60岁,醉酒后跌倒,头部着地,诊断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典型意识改变是
A:伤后清醒状态 B:伤后短暂昏迷 C:昏迷有中间清醒期 D:伤后持续昏迷 E:伤后昏迷逐渐加深
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6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腹软,无压痛。血常规:WBC14x10
/L,中性86%,血小板180x10
/L,尿便常规未见异常。
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A:轻型 B:普通型 C:重型 D:极重型 E:未分型 F:极危型
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6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 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腹软,无压痛。血常规:WBC 14x10
/L,中性86%,血小板180x10
/L,尿便常规未见异常。
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A:轻型 B:普通型 C:重型 D:极重型 E:未分型 F:极危型
Foster-Kennedy氏综合征易发生于哪型蝶骨嵴脑膜瘤
A:蝶骨嵴内侧型 B:蝶骨嵴外侧型 C:蝶骨嵴中段型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某患儿,6岁,发热、头痛、恶心5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2006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T 40.5℃,意识呈浅昏迷状态,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腹软,无压痛。血常规:WBC 14×10
/L,中性86%,血小板180×10
/L,尿便常规未见异常。
该患儿的分型可能是
A:轻型 B:普通型 C:重型 D:极重型 E:未分型 F:极危型
纤维型脑膜瘤()
A:瘤组织内出现AntoniA型或B型结构 B:瘤组织呈波浪状纤细的梭形细胞特点 C:瘤组织出现菊形团结构 D:瘤组织出现Storiform结构 E:瘤组织可向上皮方向分化
具有肉瘤形态,多从硬脑膜或软脑膜长出,CT可见"蘑菇样"肿瘤影()
A:恶性脑膜瘤 B:脑膜肉瘤 C:良性脑膜瘤 D:蛛网膜囊肿 E:转移瘤
    (1—3题共用题干)
    患儿6岁,2月份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呕吐6小时。查体:体温40℃,神志淡漠,全身皮肤黏膜有散在淤点、淤斑,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血常规WBC  15.0×109/L,N   95%,L   5%,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不作腰椎穿刺检查,其原因是考虑
A:患儿年龄小,不合作 B:可以确诊,不必要 C:容易诱发脑疝 D:无脑膜刺激征 E:此时脑脊液多为正常,对诊断无参考价值
脑膜瘤来源于()
A:硬脑膜外层。 B:硬脑膜内层。 C:蛛网膜。 D:柔脑膜。 E:软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