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0岁。近6天来先出现双下肢无力,发麻,继之出现双上肢无力。检查:呼吸每分钟20次,颅神经无异常,心,肺无异常,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低下,膝腱反射消失,巴氏征阴性,双下肢痛觉,触觉及深感觉存在。脑脊液压力正常,蛋白定量1.0g/L,细胞数8x10
/L。
典型的脑脊液细胞-蛋白分离现象一般出现于
A:起病后1~3天内 B:起病后4~7天内 C:起病后1周~1个月 D:起病后1~2个月 E:起病后1~3个月
某男,31岁,头痛、复视1个月余,伴发热,体温38.5℃,无恶心、呕吐,伴乏力、盗汗。查体: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胸片双肺未见明确病变,脑脊液五色透明,压力280mmH2O,白细胞数0.12×10 9/L,葡萄糖0.8mmol/L,蛋白110mg/dl,氯化物95mmol/L,PPD(++),脑脊液抗结核抗体(+)
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化验指标是
A:脑脊液葡萄糖减少 B:脑脊液氯化物减低 C:脑脊液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 D: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 E:隐球菌抗原阳性
某男,31岁,头痛、复视1个月余,伴发热,体温38.5℃,无恶心、呕吐,伴乏力、盗汗。查体: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胸片双肺未见明确病变,脑脊液五色透明,压力280mmH2O,白细胞数0.12×10 9/L,葡萄糖0.8mmol/L,蛋白110mg/dl,氯化物95mmol/L,PPD(++),脑脊液抗结核抗体(+)
如该患者在强有力抗结核治疗及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脑脊液葡萄糖减低明显,逐渐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追问病史既往曾养鸽子,应与以下哪种脑膜炎相鉴别
A:化脓性脑膜炎 B:隐球菌性脑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脑囊虫 E:脑肿瘤
某女性患者,61岁,头痛半月余。既往体健。腰椎穿刺检查提示脑脊液压力增高。CT及CT灌注表现如下图。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右侧枕部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邻近脑沟增宽 B:邻近骨质结构肥厚 C:病变内部可见钙化 D:CT灌注表面渗透图显示PS明显升高,提示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不完整 E:CT灌注表面渗透图显示PS明显升高,提示病变无血-脑脊液屏障
一儿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来诊,有颈项强直体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力增高,WBC著增多,WBC分类多核细胞为86%,单个核细胞为14%。
脑脊液培养时,标本留取应注意
A:不能及时送检可存人冰箱 B:在抗菌治疗前留标本 C:尽可能使用无菌容器 D:避免接触氧气 E:清晨留标本
患儿,10岁。近2日突然高热,呕吐,嗜睡。查体:心、肺(-),PPD(-),脑膜刺激征(+),巴氏征(+),脑脊液压力高,外观透明,白细胞150×10
/L,单核77%,多核28%,蛋白450mg/L,糖3.9mmol/L,氯化物125mmol/L。
如果诊断成立,关于该病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起病急 B: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轻者可自行缓解 C: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数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D:多数患儿留有后遗症 E: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原体
某男性患者,25岁,因大量饮酒后意识丧失,喷射状呕吐而入院就医。医生拟行腰椎穿刺,放出少量脑脊液,降低颅脑压力。
脑脊液的不正确描述是
A:水样透明液体 B:由脑室脉络丛产生而来 C:成人总量平均为250ml D:炎症、脑水肿等可使脑脊液分泌增多 E:脑脊液产生与吸收平衡
某男性患者,25岁,因大量饮酒后意识丧失,喷射状呕吐而入院就医。医生拟行腰椎穿刺,放出少量脑脊液,降低颅脑压力。
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查目的不包括
A:压力、性状、细胞种类和数量检查 B:细菌和真菌培养 C:测定蛋白质、糖和氯化物 D:免疫学 E:颈椎占位性病变
男性,20岁,苍白、乏力1周。淋巴结及脾大,白细胞计数32.0×109/L,骨髓中原始细胞占83%,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
如果出现头痛,时有呕吐,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可见少量幼稚细胞,应加用的治疗是()
A:脾切除术 B:输血小板悬液 C:控制感染 D:白细胞去除术 E:鞘内注射甲氨蝶呤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脑脊液变化包括()
A:病程初期仅可压力升高,外观仍清亮 B:脑脊液多浑浊似米汤样 C:细胞数常达1000×10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D:蛋白显著增高,糖含量常低于400mg/L,有时甚或为零 E:暴发型败血症患者脊液脓性变明显,细胞数、蛋白、糖量变化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