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0岁,因高热寒战,腰痛2天入院。左肾区有叩击痛,尿常规:RBC5~6/HP,WBC15~20/HP,中段尿培养大肠埃希菌>105/ml。经抗生素治疗2天后体温正常
病人住院2周,出院时尿常规正常,尿培养阴性,不发热,仍感腹痛,肾区无叩痛。出院后应注意
A:继续抗生素治疗 B:定期复查尿培养 C:每晚服抗生素一次 D:长期服碳酸氢钠 E:卧床休息至腰痛消失
患者男,31岁,农民,因“发热(最高体温 39.5℃)伴头痛4d,皮疹1d”来诊。查体:T39 ℃;结膜充血,皮肤散在充血性斑丘疹。外-斐 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出血热抗体 试验(-)。
治疗至体温正常后,停药时间是
A:继续用药1~2d B:继续用药3~4d C:继续用药7~10d D:继续用药1~2周 E:体温正常即可停药
患者男,31岁,农民,因“发热(最高体温39.5 ℃)伴头痛4 d,皮疹1 d”来诊。查体:T 39 ℃;结膜充血,皮肤散在充血性斑丘疹。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出血热抗体试验(-)。
治疗至体温正常后,停药时间是
A:继续用药1~2 d B:持续至体温正常后2-3d C:继续用药7~10 d D:继续用药1~2周 E:体温正常即可停药
患者男,56岁,农民,因“间断发热1个月,腰痛并活动受限1周”来诊。上午一般状况尚好,下午症状明显,畏寒,偶伴寒战,30 min后体温达39 ℃左右,有时高达40 ℃,热退时出现原因不明的大汗淋漓。在当地以“上呼吸道感染”口服阿莫西林及中药,退热等对症治疗,自述症状较前稍有好转,当地住院4~5 d后病情“缓解”出院。但1周后患者再次发热,同时出现全身关节游走性痛,反复发作1个月,症状进行性加重。1周腰痛并活动受限。自幼生长在内蒙古农村,无不良嗜好,自家有10余只羊。查体:T 38.5 ℃;被动体位,轻度贫血貌,消瘦;两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0.5 cmx1.0 cm淋巴结,轻触痛;心,肺正常;肝肋下2.5 cm,质中,边缘钝,无压痛,脾肋下2 cm,无腹腔积液;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提示 经过5 d治疗后,体温正常,腰痛明显好转,可下地活动。2周后血常规恢复正常,肝缩小至肋下1.0 cm,脾肋下未触及,因经济原因,病情好转出院。)
A:定期复检肝功能 B:目前的抗感染治疗继续2~3周 C:目前的抗感染治疗继续4~6周 D:停药观察 E:复查血常规 F:继续保肝治疗至肝功能恢复正常 G:复查肝炎病毒指标
男性,18岁。持续发热1周伴乏力,厌食入院。体检:体温39.4℃,脉搏92次/min,肝肋下2 cm,脾肋下1cm。化验:WBC 4.0x10 9/L,N 0.62(62%),L 0.35(35%),M 0.03(3%),血培养伤寒杆菌生长,经氯霉素治疗5天后体温正常,发病第18天解黑便1次,量约50 g。
下列哪项对伤寒的诊断与预后判断有参考意义
A:白细胞总数减少程度 B:肥达反应是否阳性 C:动态观察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D:肝脾肿大程度 E:体温高低
小儿,2岁,发热,咳嗽,畏光4天就诊,体温40℃,结合膜充血,有分泌物,耳后发际部可见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不恰当的护理措施是
A:保持皮肤清洁 B:口服阿司匹林使体温降至正常 C:吸氧、吸痰 D:保护眼睛 E:室内通风,避免强光
某女性患者,28岁。因人工流产后年未孕伴经期腹痛入院。2年前孕50+天行人流术。之后月经规则,经量中等,但经期小腹痛,同居未避孕,2年未孕。基础体温双相型。妇查: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后位,子宫后壁上有触痛小结节,两侧附件无肿块,质软。
提示: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子宫后壁见2个米粒大紫兰色结节,后壁与直肠前壁有琴线样粘连。双附件正常。行粘连分解术。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4日闭经50天,经查诊为妊娠。之后产前检查至足月顺产。现产后3月,母乳喂养,月经未复潮,肝肾功能正常。来院咨询如何采取避孕措施为宜。以下哪些避孕措施适合于该妇女
A:阴茎套 B:安全期避孕 C:长效孕激素避孕针 D:宫内节育器 E: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
某女性患者,28岁。因人工流产后年未孕伴经期腹痛入院。2年前孕50+天行人流术。之后月经规则,经量中等,但经期小腹痛,同居未避孕,2年未孕。基础体温双相型。妇查: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后位,子宫后壁上有触痛小结节,两侧附件无肿块,质软。
提示:该妇女要求放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做保健有哪几项
A:放置后一周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B:放置后一月内禁性生活和盆浴 C:放置后数天内可出现轻微下腹痛,阴道流血,一般不必处理 D:放置后应在第1.3个月各随访一次,以后每年随访一次 E:放置后半年内应注意经期有无节育器脱落
某女性患者,25岁,2天前淋雨后,畏寒,高热,体温最高39.5℃,咳嗽,咳铁锈色痰,伴右侧胸痛。肺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体征,血常规:WBC 17×10
/L,NE 85%。
应用青霉素治疗后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明显减轻,1周后复查胸部X线,渗出影像略有扩大。此种情况应如何判断
A:临床无效 B:出现并发症 C:非感染性疾病 D:影像学变化滞后于临床症状 E:治疗有效 F:诊断错误
2岁小儿,发热,咳嗽,畏光4天就诊,体温40℃,结合膜充血,有分泌物,耳后发际部可见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不恰当的护理措施是
A:保持皮肤清洁 B:口服阿司匹林使体温降至正常 C:吸氧、吸痰 D:保护眼睛 E:室内通风,避免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