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7岁。经颈内静脉放置肺动脉导管,RAP20mmHg,CI2.0L·min·m,PAP25/13mmHg,PCWP10mmHg。

关于经颈内静脉置入肺动脉导管,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插入深度达13cm,管端可达右心房 B:气囊充气后,每次推进导管2~3cm C:当导管进入右心室时,收缩压,舒张压突然升高 D:进入右心室时,舒张压迅速降低为零点 E:当导管进入肺动脉时,收缩压升高 F:当导管进入肺动脉时,舒张压升高

患者男,67岁。经颈内静脉放置肺动脉导管,RAP20mmHg,CI2.0L·min·m,PAP25/13mmHg,PCWP10mmHg。

肺动脉导管能够测出的压力包括

A:右房压 B:右室压 C:肺动脉压 D:中心静脉压 E:左房压 F:左室压

患者男,67岁。经颈内静脉放置肺动脉导管,RAP20mmHg,CI2.0L·min·m,PAP25/13mmHg,PCWP10mmHg。

置入肺动脉导管和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

A:肺梗死 B:血压升高 C:瓣膜损伤 D:肺动脉破裂和出血 E:心律失常 F:血胸,气胸 G:心脏压塞

患者男,67岁。经颈内静脉放置肺动脉导管,RAP20mmHg,CI2.0L·min·m,PAP25/13mmHg,PCWP10mmHg。

放置肺动脉导管导致肺动脉破裂出血的并发症可见于

A:原有肺动脉__者 B:导管置入过快,过深 C:气囊膨胀过度 D:低血容量者 E:发现导管移位,仍继续置入和充气 F:机械通气患者

男,70岁。超声检查见主动脉瓣增厚,钙化,开放受限,关闭不拢,升主动脉扩张。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拟行手术治疗。

该患者主动脉瓣手术的最佳方案是

A:置换机械瓣 B:置换生物瓣 C:自体肺动脉瓣移植 D:主动脉根部移植 E:主动脉瓣成形

 患儿男,5岁。反复发生肺炎,每年2~3次。平时乏力,活动后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伴震颤,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此患儿系动脉导管未闭,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最主要为

A: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 B: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右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 C: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心室收缩期负荷加重 D: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右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 E:肺循环血流量增加,左心室,左心房和主动脉血流量减少

女性,38岁,常有胸前区隐痛,头颈部搏动感,着急时常有眩晕发作,心脏闻及病理性杂音,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宽,拟诊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主要的体征是

A:胸骨左缘第3肋间有高调递减型哈气样杂音 B:心尖部有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C:主动脉瓣区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D: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E:主动脉瓣第二音减弱或消失

某女性患者,49岁,血压150/70mmHg,心底部有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以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最响,A减弱,X线示"主动脉型心",主动脉增宽,诊断为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以下关于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突然的容量负荷施加于正常顺应性的心肌组织 B:增加左室的舒张末期容积来增加心排量作为主要的代偿机制 C:向心性的肥厚作为代偿机制 D:左室的做功明显增加 E:左室舒张末压力和容量都升高 F: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除非合并冠心病,一般不会出现心肌缺血

某女性患者,49岁,血压150/70mmHg,心底部有舒张期叹气样杂音,以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最响,A减弱,X线示"主动脉型心",主动脉增宽,诊断为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关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换瓣术后,不正确的是

A:急性关闭不全患者,术后舒张顺应性较差 B:急性关闭不全患者,术后左室收缩力相对较差 C:慢性重度患者,需较高的左室充盈压 D:换瓣术后应选择较低的PCWP E:非窦性心律时PCWP应稍低 F:术后早期由于左室功能低下,可能需要正性肌力药或IABP支持

动脉导管关闭的时间是()。

A:出生后2年 B:出生后1年 C:出生后3个月 D:出生后立即关闭 E:出生前即关闭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