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8岁,发热37.5~38℃ 7天,伴头痛呕吐3天。检查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糖含量减低,脑脊液抗酸染色(+),头颅CT如图。
若治疗过程中一度好转后,又出现头痛加重,呕吐,伴有右侧肢体无力,应为 ( )
A:脑梗死 B:蛛网膜下隙出血 C:脊髓蛛网膜下隙阻塞 D:脑出血 E:脑肿瘤
患者女性24岁,发作性头痛9年。9年前开始发作性头痛,头痛前出现视野中闪光及视野缩小,持续约10余分钟后开始一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睡眠后头痛可缓解,头痛持续4~12小时,每月发作2~3次,月经期易发生头痛。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体征。
以下哪些是偏头痛的头痛特点
A:走楼梯等运动可加重头痛 B:偏侧头痛 C:不治疗头痛持续时间4~72小时 D:不治疗头痛持续时间4~48小时 E:头痛呈搏动性 F:不治疗头痛持续时间2~24小时 G:轻度头痛 H:中,重度头痛
患者女性24岁,发作性头痛9年。9年前开始发作性头痛,头痛前出现视野中闪光及视野缩小,持续约10余分钟后开始一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睡眠后头痛可缓解,头痛持续4~12小时,每月发作2~3次,月经期易发生头痛。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体征。
以下哪些是有先兆偏头痛的先兆特点
A:头痛与先兆症状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小时 B:头痛与先兆症状的间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 C:头痛与先兆症状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0分钟 D:至少有1个可逆性先兆症状 E:1个以上先兆持续时间可延长 F:先兆症状持续2分钟至2小时 G:先兆症状持续2分钟至20分钟 H:先兆症状持续4分钟至1小时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9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双额为主,5天前发作时较剧烈,疼痛呈阵发性,伴有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喷射状,无抽搐发作。当地医院CT检查示:额部肿瘤;MRI检查:双额镰旁肿瘤。肿瘤质地均匀,明显,与大脑镰粘连紧密。起病以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声音嘶哑,无多饮,多尿,进食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入院体查:双侧瞳孔等园等大,视乳头水肿。
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是: 提示:病人呕吐为喷射状,提示有颅内压增高。
A:头痛 B:呕吐 C:视乳头水肿 D:血压增高 E:偏瘫 F:失语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热乏力,皮肤紫癜伴头痛,恶心呕吐5天来诊,化验Hb 78g/L, WBC 3.0x10
/L, PLT 41x10
/L,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该患者头痛,恶心呕吐最可能是因为
A:脑出血 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脑梗死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供血不足
女性,52岁,因发热,皮肤紫癜伴头痛,呕吐1周来诊,化验Hb 80g/L,WBC 3.2x10
/L,PLT 35x10
/L。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该患者头痛,呕吐最可能是由于
A:颅内出血 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脑血栓形成 D:发热所致 E:脑供血不足
某女性患者,56岁,因发热乏力,皮肤紫癜伴头痛、恶心呕吐5天来诊,化验Hb 78g/L, WBC 3.0×10^9/L, PLT 41×10^9/L,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该患者头痛、恶心呕吐最可能是因为
A:脑出血 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脑梗死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供血不足
某女性患者,53岁,因发热、皮肤紫癜伴头痛、呕吐1周来诊,化验Hb 80g/L,WBC 3.2×10
/L,PLT 35×10
/L。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该患者头痛、呕吐最可能是由于
A:颅内出血 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脑血栓形成 D:发热所致 E:脑供血不足
某男性患者,36岁,因“发热、皮疹、头痛伴频繁呕吐1d”来诊。查体:T39.5℃,P112次/min,R22次/min,BP125/72mmHg;脑膜刺激征(+)。
关于病情观察,叙述正确的有(提示患者头痛剧烈,无缓解,呕吐频繁,体温持续升高,出现高热惊厥。)
A:监测生命体征 B:准确记录出、入量 C:记录患者呕吐的量、颜色及性状 D:观察患者面色变化 E:记录患者惊厥的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 F: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形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