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0岁,精神分裂症病史18年,第3次入院,入院后给予氟哌啶醇治疗,3天后加之30mg,,d,第7天出现肌肉僵硬,震颤,吞咽困难,1139.8℃,意识不清,大汗,血肌酸磷酸酶增高

该患者首要的处理方法是

A:换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 B:盐酸苯海索治疗 C:降温.抗感染 D:立即给与电抽搐治疗 E:即刻停用氟哌啶醇

 患者男,30岁,因敏感多疑,兴奋冲动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利培酮口服,合并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控制冲动症状。

以下处理措施正确的是(提示:第2天患者出现眼球上翻,斜颈。)

A:继续观察,不予处理 B:肌内注射地西泮 C:肌内注射东莨菪碱 D:减少氟哌啶醇剂量 E:合并口服苯海索 F:合并口服普萘洛尔 G:肌内注射异丙嗪 H:告知护理人员加强饮食护理,防止噎食

 患者男,30岁,因敏感多疑,兴奋冲动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利培酮口服,合并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控制冲动症状。

这种情况最可能是(提示:经上述处理,不良反应消失,利培酮于第4天加至4mg/d,氟哌啶醇每晚肌内注射5mg,冲动症状得到控制。第6天护理人员汇报患者体温38.8℃。查体:P110次/min,出汗较多,肌张力明显增高,其他无异常。精神检查:患者意识欠清晰,时间及人物定向差,问答不切题,难以进行有效精神检查。)

A:严重锥体外系反应 B:药物变态反应 C:感冒 D:上呼吸道感染 E:5-HT综合征 F:恶性综合征 G:散发性脑炎 H:心脏病

 患者男,30岁,因敏感多疑,兴奋冲动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利培酮口服,合并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控制冲动症状。

此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使用抗生素 B:使用抗病毒药物 C:腰穿取脑脊液送检 D:停用一切抗精神病药物 E:停用氟哌啶醇,继续口服利培酮 F:静脉输液,加强支持治疗 G:肌内注射东莨菪碱 H:口服溴隐亭

患者女性,70岁。突发头痛,随即意识丧失.呼之无反应。查体:血压24/15kPa,脉率60次/分,体温38℃;瞳孔3mm,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张力I2级,痛觉反射消失。应用20%甘露醇静脉注射。

防止肌肉萎缩的有效护理措施是

A:针灸疗法刺激肌肉收缩 B:肢体被动锻炼,肌肉按摩 C:物理疗法促进血液循环 D:抬高四肢,促进肌肉等张收缩 E:肢体关节处垫软枕

某女性患者,70岁。突发头痛,随即意识丧失.呼之无反应。查体:血压24/15kPa,脉率60次/分,体温38℃;瞳孔3mm,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张力Ⅱ级,痛觉反射消失。应用20%甘露醇静脉注射。

防止肌肉萎缩的有效护理措施是

A:针灸疗法刺激肌肉收缩 B:肢体被动锻炼,肌肉按摩 C:物理疗法促进血液循环 D:抬高四肢,促进肌肉等张收缩 E:肢体关节处垫软枕

某男患者31岁,既往健康,胸片示右上浸润型肺结核,痰菌(+),应用常规量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口服,链霉素肌注。2周后,患者仍有低热、盗汗。

该患者用药20天后,感觉眩晕,应进行下列哪项处置

A:停用异烟肼 B:暂停利福平 C:卧床休息,对症治疗 D:停链霉素 E:停乙胺丁醇

1,4,5-三磷酸肌醇的作用是()

A:在细胞内供能 B:是肌醇的活化形式 C:是多种肽类激素作用于膜受体后的第二信使 D:直接激活蛋白激酶C E:细胞膜的结构成分

磷脂酰肌醇信使体系不包括()

A: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后活化与磷脂肌醇酯酶C偶联的G蛋白(Gp) B:Gp蛋白与膜胞质面磷脂酰肌醇特异的磷脂酶C结合并将其活化 C:活化的磷脂酶C分解PIP2生成IP3和DG D:IP3使Ca2+释放到细质,Ca2+充当第三信使,使cAMP水平下降,致细胞分裂增殖 E:DG活化与质膜结合的蛋白激酶A(PK,促使细胞分裂增殖

磷脂酰肌醇合成时的中间产物是()

A:6-巯基嘌呤 B:甲氨蝶呤 C:氮杂丝氨酸 D:别嘌呤醇 E:阿糖胞苷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