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76岁,因“发现脾大2周”来诊。查体:腹部扪诊可触及脾,I1线14 cm,I2线16 cm,因诊断不明而行择期脾切除术。术中:脾体积约20 cmx15 cmx9 cm,表面光滑,未扪及确切包块。脾门淋巴结肿大,直径为3 cm。病理:全切脾,重1250 g,被膜光滑,切面暗红色,质中,呈均匀的细颗粒状。“脾门淋巴结”1枚,体积为3.5 cmx1.5 cmx0.8 cm。脾及脾门淋巴结病变如图所示。

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毛细胞白血病 B:滤泡淋巴瘤 C:套细胞淋巴瘤 D: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E:髓外造血 F:霍奇金淋巴瘤累及 G: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患者女,76岁,因“发现脾大2周”来诊。查体:腹部扪诊可触及脾,I1线14 cm,I2线16 cm,因诊断不明而行择期脾切除术。术中:脾体积约20 cmx15 cmx9 cm,表面光滑,未扪及确切包块。脾门淋巴结肿大,直径为3 cm。病理:全切脾,重1250 g,被膜光滑,切面暗红色,质中,呈均匀的细颗粒状。“脾门淋巴结”1枚,体积为3.5 cmx1.5 cmx0.8 cm。脾及脾门淋巴结病变如图所示。

进一步检查可选择

A:流式细胞术 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 D:荧光原位杂交(FISH) E:细胞遗传学检测 F:PAS染色

 患者女,76岁,因“发现脾大2周”来诊。查体:腹部扪诊可触及脾,I1线14 cm,I2线16 cm,因诊断不明而行择期脾切除术。术中:脾体积约20 cmx15 cmx9 cm,表面光滑,未扪及确切包块。脾门淋巴结肿大,直径为3 cm。病理:全切脾,重1250 g,被膜光滑,切面暗红色,质中,呈均匀的细颗粒状。“脾门淋巴结”1枚,体积为3.5 cmx1.5 cmx0.8 cm。脾及脾门淋巴结病变如图所示。

最支持的病理诊断是(提示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CD3(-),CD5(-),CD10(-),CD23(-),CD43(-),bcl-2(+),cyclin D1(-),Ki-67 5%~10%。)

A:毛细胞白血病 B:滤泡淋巴瘤 C:套细胞淋巴瘤 D: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E:髓外造血 F:霍奇金淋巴瘤累及

男性,65岁,因腹部刀刺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及回,结肠数处刀刺伤口,边缘整齐。

术中处理数处刀刺伤的顺序应是

A:脾-回肠-盲肠 B:回肠-脾-盲肠 C:盲肠-回肠-脾 D:脾-盲肠-回肠 E:没有特定次序,找到一处伤口处理一处

患者男性,65岁。因腹部刀刺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及回,结肠数处刀刺伤口,边缘整齐。

术中处理数处刀刺伤的顺序应是

A:脾-回肠-盲肠 B:回肠-脾-直肠 C:盲肠-回肠-脾 D:脾-盲肠-回肠 E:没有特定次序,找到一处伤口处理一处

脾切除术

A:降低门静脉压力 B:减轻腹水 C:消除脾功能亢进 D:防止食管下端静脉破裂出血 E:减少门静脉供血

某女性患者,57岁,门脉__症,拟行脾切除及门脉断流术。病人一般状态差,多次呕血,血压100/60mmHg,脉搏100次/分。Hb70g/L,Hct30%,K5.5mmol/L,肝功能下降,有明显的出血倾向。

术中输血补液措施最佳的是

A:限制晶体输液量,以胶体液为主 B:术中大量输入白蛋白 C:术中全部输全血 D:脾切除后,输新鲜血液或红细胞、新鲜冻干血浆 E:手术开始即输入新鲜血液

脾切除术()

A:消除脾功能亢进 B:降低门静脉压力 C:防止食管下端静脉破裂出血 D:减轻腹水 E:减少门静脉供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