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6岁。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Ⅳ级,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明显扩大,EF为22%。心电图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血钾4.5 mmol/L,血地高辛浓度1.1 ng/ml。

该患者经积极处理后,心功能明显改善,能离床活动。24 h动态心电图发现非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发作5次,最长1次发作由7个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组成,频率180次/min。针对这种情况,能改善预后的治疗措施为

A:外科切除瘢痕组织 B:射频消融 C:安置心脏起搏器 D:安置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E:长期住院,严密观察

患者,男性,68岁。劳力性胸闷,气促4年,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近1年来因尿少,双下肢水肿一直服用呋塞米与地高辛各1片/日。半月来受凉后气促症状明显加重。查体:血压120/70mmHg。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少许细湿啰音,心界扩大,心率62次/分,律不齐,可闻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肝肋下3cm,脾未触及,双下肢水肿。

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发生该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A:心肌缺血 B:心肌梗死 C:洋地黄中毒 D:感染性心内膜炎 E:心力衰竭

某男性患者,57岁,反复右髋关节疼痛3月余,体检右髋关节压痛明显,临床上怀疑股骨头缺血坏死。

以下检查方法中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最早期、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为

A:X线摄片 B:CT扫描 C:MRI检查 D:超声检查 E:核医学

该病人入院后,化验血胆碱酯酶活力为正常的50%,治疗2小时后复查恢复到正常的90%,且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少数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病例在急性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发生前,可发生“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其发病时间通常在中毒后多少小时以内

A:12~24h B:24~48h C:48~96h D:24~96h E:72~96h

某男性患者,69岁,右眼突然视力下降三天,不伴有红痛及头痛症状,有高血压与糖尿病史数年,自行服用药物治疗。否认有眼外伤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6,左眼:0.8,双眼外未见异常,双眼晶体轻度混浊,双眼玻璃体无明显混浊,眼底视盘边界不清,轻度隆起,视网膜未见明显出血与渗出物,黄斑区未见明显水肿。

关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些不妥

A:多见于年青人 B:多发生于老年者 C:本病常伴有全身血管病变 D:多为双眼 E:发病后1~2周后因神经纤维缺血性梗死致神经萎缩 F:多有视野缺损 G:FFA检查早期不明显 H:OCT检查可确诊 I:眼底有典型改变 J:常伴有视网膜脱离

某男性患者,69岁,右眼突然视力下降三天,不伴有红痛及头痛症状,有高血压与糖尿病史数年,自行服用药物治疗。否认有眼外伤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6,左眼:0.8,双眼外未见异常,双眼晶体轻度混浊,双眼玻璃体无明显混浊,眼底视盘边界不清,轻度隆起,视网膜未见明显出血与渗出物,黄斑区未见明显水肿。

关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类型,下列哪些不妥

A: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多见于50~60岁患者 B:有高血病史,且一般发病时血压增高较为明显 C:眼底视盘颜色开始可以正常 D:眼底多有动脉硬化 E:视网膜大量出血 F:黄斑区大量渗出物 G:动脉炎性我国较为少见 H:动脉炎性发病更晚,一般发生在70~80岁老年人

某男性患者性,56岁,反复右髋关节疼痛3个月余,体检右髋关节压痛明显,临床上怀疑股骨头缺血坏死。

以下检查方法中对于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最早期、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为

A:X线摄片 B:CT扫描 C:MRI检查 D:超声检查 E:核医学

不属于对临床症状明显期的描述是

A:发生在前驱期之后 B:疾病的典型症状已充分表现出来 C:只是暴露出一些非特异性症状 D:对诊断疾病很有价值 E:致病因素造成的损伤表现得相当明显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进行的药物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临床试验分为四期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属于

A:Ⅱ期临床试验 B:Ⅰ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