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6岁,有不洁性交史和__史,近半年来出现体重下降,腹泻,发热,反复出现口腔真菌感染,初诊为AIDS。

HIV的感染特点有

A:潜伏期长 B: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C:易并发机会感染 D:可通过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 E:易并发肿瘤 F:死亡多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后的2年之内,5年病死率约为90%

患者男,37岁,因急性白血病入院。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升高,骨髓活检示70%~80%为母细胞,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诱导化疗。化疗后,重复骨髓活检再示母细胞,故进行第2轮诱导化疗。之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个中性粒细胞<100/μl),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故开始经验性静脉使用二性霉素B。胸部X线片显示新的两侧绒毛状肺泡浸润。纤维支气管镜标本镜检显示为锐角分支,有隔膜的菌丝(3~4 μm)。

除侵袭性肺部感染外,该真菌还可引起的感染是

A:肺曲霉球 B: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C:鼻窦感染 D:外耳道感染 E:眼部感染 F:心脏瓣膜感染 G:心内膜炎 H:泌尿生殖道感染 I:皮肤软组织感染

男,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

最可能的情况是

A:急性菌痢 B:急性肠炎 C:二重感染 D:菌血症 E:菌群定植

男,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

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毛霉菌 B:隐球菌 C:光滑念珠菌 D:白色念珠菌 E:李斯特菌

男,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

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不当的是

A:预防性用药在手术后1~3小时使用 B: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继续应用2~3天 C:败血症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 D:术前1小时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 E:感染严重时可以使用4~8周

某女性患者,7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5年,加重1个月"入院。外院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苏普深)针抗感染及解痉、化痰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前痰培养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烟曲菌",胸部CT示双肺多发病变,转本院进一步治疗。

关于抗真菌治疗,以下哪些观点是对的

A:临床确诊真菌感染,立即予以抗真菌目标治疗 B:抗真菌治疗首选氟康唑类药物 C:临床拟诊真菌感染,予以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D:临床诊断真菌感染,需行抢先治疗 E:根据痰培养结果,可确诊真菌感染,予预防性抗真菌药物 F:抗真菌治疗疗程为2~4周

吴某,男,37岁,因急性白血病入院。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升高,骨髓活检示70%~80%为母细胞,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进行诱导化疗。化疗后,重复骨髓活检再示母细胞,故进行第2轮诱导化疗。之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个中性粒细胞<100/μl),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故开始经验性静脉使用二性霉素B。胸部X线片显示新的两侧绒毛状肺泡浸润。纤维支气管镜标本镜检显示为锐角分支、有隔膜的菌丝(3~4 μm)。

除侵袭性肺部感染外,该真菌还可引起的感染是

A:肺曲霉球 B: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C:鼻窦感染 D:外耳道感染 E:眼部感染 F:心脏瓣膜感染 G:心内膜炎 H:泌尿生殖道感染 I:皮肤软组织感染

某女性患者,7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5年,加重1个月"入院。外院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抗感染及解痉、化痰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前痰培养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烟曲菌",胸部CT示双肺多发病变,转本院进一步治疗。

患者经初始抗真菌治疗后,仍有咳嗽、咳痰,肺部症状无明显改善,并出现转氨酶升高,下一步的处理是

A:如转氨酶轻度升高,继续用药,加用保肝药物 B:立即停药,等肝功能好转后继续使用至足够疗程 C:加强抗感染治疗 D:如肝功能损害明显,更换抗真菌药,同时予保肝治疗 E:联合抗真菌药,观察疗效

某女性患者,7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5年,加重1个月"入院。外院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抗感染及解痉、化痰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前痰培养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烟曲菌",胸部CT示双肺多发病变,转本院进一步治疗。

关于抗真菌治疗,下列观点对的是

A:临床确诊真菌感染,立即予以抗真菌目标治疗 B:抗真菌治疗首选氟康唑类药物 C:临床拟诊真菌感染,予以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D:临床诊断真菌感染,需行抢先治疗 E:根据痰培养结果,可确诊真菌感染,予预防性抗真菌药物 F:抗真菌治疗疗程为2~4周

某患者男性,24岁,有不洁性交史和__史,近半年来出现体重下降,腹泻,发热,反复出现口腔真菌感染,初诊为AIDS。

HIV的感染特点有

A:潜伏期长 B: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C:易并发机会感染 D:可通过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 E:易并发肿瘤 F:死亡多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后的2年之内,5年病死率约为90%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