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8岁,接触性出血半年,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轻度压痛触之易出血,子宫正常大,双侧附件未触及异常
如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已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A:子宫切除术 B:放射治疗 C:化学治疗 D:宫颈锥形切除术 E:随访观察
患者女,50岁,因“腭部肿块1年,出现表面溃疡1个月”来诊。CT:腭部肿物境界清楚,直径约4 cm。行临床穿刺活检,组织学发现良性形态上皮细胞巢以及巢间有黏液及玻璃样变物质沉积。
最佳病理诊断为(提示 完整切除标本送检,肿瘤无包膜,直径3.5 cm,切面均质,分叶状,灰黄色,质硬。无出血,坏死。组织学检查: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核,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形成实性,管状,筛孔状,囊样或呈同心圆形靶样排列;间质有黏液或玻璃样变,可见周边涎腺组织内周围神经生长。)
A:黏液表皮样癌 B:多形性腺瘤 C: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D:囊腺癌 E: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F:腺样囊性癌
关于子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雌激素降低子宫颈黏液中氯化钠的含量 B:排卵期子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稀薄,透明,拉丝度≥10cm C:雌激素促进子宫颈黏液椭圆体的形成 D:卵泡期子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稀薄,透明,拉丝度≥10cm E:黄体期子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稀薄,透明,拉丝度≥10cm
某女,39岁,近2月出现间断性交后出血,量少,能自止。月经5/30天,痛经(-),未带环。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稀薄黄色,宫颈中度糜烂样改变,触血(+),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肿物及压痛。
若诊断为宫颈原位癌可疑早期浸润,应做的处理是
A:LEEP术 B:诊断性宫颈锥切术 C:全子宫切除术 D: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E: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某女,39岁,近2月出现间断性交后出血,量少,能自止。月经5/30天,痛经(-),未带环。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稀薄黄色,宫颈中度糜烂样改变,触血(+),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肿物及压痛。
若行宫颈锥切术,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锥切范围应在病灶外缘外3~5mm B:应在宫颈内口上5mm C:应在宫颈内口下5mm D:术前应行碘试验进一步观察病变受累范围 E:锥切创面电刀止血,必要时缝合止血
孕激素使宫颈黏液增加、变稀薄。( )
关于子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雌激素促进子宫颈黏液椭圆体的形成 B:雌激素降低子宫颈黏液中氯化钠的含量 C:排卵期子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稀薄,透明,拉丝度≥10cm D:卵泡期子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稀薄,透明,拉丝度≥10cm E:黄体期子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稀薄,透明,拉丝度≥10cm
孕激素使宫颈黏液增加、变稀薄。
孕激素使宫颈黏液增加、变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