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0岁,发热一周,并有咽喉痛,最近两天皮肤有皮疹。体检:颈部及腋下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未及,脾肋下1cm。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血红蛋白量113g/L,白细胞数8x10/L,血小板数213x10/L,血片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对诊断该病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是哪一项

A:骨髓检查 B:细胞化学染色 C:免疫球蛋白测定 D:嗜异性凝集试验 E:淋巴结活检

男性,57岁,1个多月来双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不规则间断发热达38℃以上,查体见双颈部各一个3cmx2cm肿大淋巴结,左腋下和右腹股沟各一个2cmx1cm肿大淋巴结,均活动,无压痛,临床考虑为霍奇金病

为了明确诊断,采用的最佳检查方法是

A:骨髓穿刺 B:骨髓活检 C:淋巴结活检 D:胸部CT E:腹部CT

男,35岁,推销员。近3个月来乏力,低热,咳嗽,胸闷,全身不适,食欲差且明显消瘦。有冶游史。查体:T 37.9℃,颌下及腋下多个淋巴结肿大,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可。

最可能的诊断是

A:AIDS B:支原体肺炎 C:淋巴结核 D:淋巴瘤 E:支气管内膜结核

某女46岁,发现左颈部无痛性包块核桃大一周,抗生素治疗无效。查腋下、腹股沟淋巴结均有肿大,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血象正常。

上述病例的淋巴结病理发现R-S细胞,首选的治疗方案为

A:化疗 B:脾切除 C:干扰素 D:放疗 E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某男,57岁,1个多月来双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不规则间断发热达38℃以上,查体见双颈部各一个3cm×2cm肿大淋巴结,左腋下和右腹股为各一个2cm×1cm肿大淋巴结,均活动,无压痛临床考虑为霍奇金病。

为了明确诊断,采用的最佳检查方法是

A:骨髓穿刺 B:骨髓活检 C:淋巴结活检 D:胸部CT E:腹部CT

某男,57岁,1个多月来双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不规则间断发热达38℃以上,查体见双颈部各一个3cm×2cm肿大淋巴结,左腋下和右腹股沟各一个2cm×1cm肿大淋巴结,均活动,无压痛,临床考虑为霍奇金病

为了明确诊断,采用的最佳检查方法是

A:骨髓穿刺 B:骨髓活检 C:淋巴结活检 D:胸部CT E:腹部CT

某女,44岁,左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多个,大者2cm,锁骨上淋巴结不大,同侧乳房内未扪及肿块,对侧乳房及腋下无异常,全身未查到其他原发病灶。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首先采用哪种方法

A:肺及腹部CT B:锁骨上淋巴结 C:乳腺B超 D:乳腺钼靶摄片 E:腋淋巴结穿刺或活检

某女,44岁,左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多个,大者2cm,锁骨上淋巴结不大,同侧乳房内未扪及肿块,对侧乳房及腋下无异常,全身未查到其他原发病灶。

腋淋巴结穿刺发现癌细胞,考虑其原发灶最可能来自于

A:肺 B:消化道 C:甲状腺 D:乳腺 E:胸腺

某女,44岁,左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多个,大者2cm,锁骨上淋巴结不大,同侧乳房内未扪及肿块,对侧乳房及腋下无异常,全身未查到其他原发病灶。

若各项检查均未发现原发灶,治疗哪项为宜

A:腋淋巴结清除 B:左乳房切除+腋淋巴结清除 C:全身性化疗 D:局部切除、术后化疗 E:腋淋巴结加同侧锁骨上区放疗

某男性患者,36岁。从坦桑尼亚回国。低热伴乏力、纳差及消瘦3个月余。查体:可见口腔黏膜布满白色膜状物,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有不洁性交史。

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肠结核并淋巴结结核 B:恶性组织细胞病 C:淋巴瘤 D:艾滋病 E:克罗恩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