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8岁,右全肺切除术后1周,术后24 h拔除胸腔引流管。拔管后出现持续低热,近3 d患者出现咳嗽,咳脓痰,左侧卧位时痰量增多,右侧卧位时痰量减少。

下一步治疗方案是(提示 抗感染,营养支持,闭式引流治疗1周后,患者未再出现发热,营养不良状况较前改善。查体:患者咳嗽时胸腔引流管内仍有气体引出。)

A:再次行气管镜检查 B:如患者瘘口较前次缩小,可继续保守治疗 C:如患者瘘口较小,可行内镜下治疗 D:如患者瘘口仍较大,行手术治疗 E:胸腔内注入亚甲蓝判断瘘口是否闭合 F:继续应用抗生素治疗

患者男,68岁,因“食管胸中段癌”来诊。经左胸后外侧一切口,行部分食管部分胃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术后7 d,胸腔引流量300~500 ml/d。T 37.9 ℃,HR 110 次/min。血常规:WBC 9x109/L,N 0.91。

为明确诊断可实行的检查项目包括(提示 胸部X线片:主动脉弓旁水平有一小气液平面。连续观察3 d,气液平面的位置及大小似在不断变化。胸腔引流液量增至500~700 ml/d,性状略显混浊。)

A:食管碘油造影 B:口服亚甲蓝 C:胸部CT D:胸腔积液苏丹三染色 E:胸腔积液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F:血培养

患者男,68岁,因“食管胸中段癌”来诊。经左胸后外侧一切口,行部分食管部分胃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术后7 d,胸腔引流量300~500 ml/d。T 37.9 ℃,HR 110 次/min。血常规:WBC 9x109/L,N 0.91。

此时应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提示 口服亚甲蓝后,胸腔引流液也出现蓝色。)

A:保持胸腔引流通畅 B:加强呼吸道护理 C: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 D:持续胃肠减压 E:行十二指肠内营养 F:及时监测水,电解质平衡

患者,男性,16岁,骑摩托车通过马路时被货车撞伤,1小时后送入医院,入院后诊断:脾破裂,左侧液气胸,左第6,7后肋骨折。给予急诊剖腹探查切除脾脏及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3小时胸腔引流出暗红色液体600ml。患者因血氧饱和度差无法拔除气管插管

目前可以持续从患者气管插管内吸出鲜红色血液,心率140次/min.血压90/60mmHg,意识清楚,胸腔引流200ml/h。复查胸片:左下肺密度明显增高,未见明显纵隔气肿和气胸征象,膈肌形态正常。左第6,7后肋骨骨折,但对位良好。下一步治疗措施需要

A:输血,补液,抗休克 B:镇静,抗感染治疗 C:继续保守治疗,观察病情 D:急诊开胸探查 E:胸腔引流接负压吸引 F:持续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G:气管切开

女,46岁。因外伤导致张力性气胸,留置胸腔闭式引流。

判断胸腔闭式引流通畅最简便方法是

A:听诊伤侧呼吸音是否良好 B:判断引流管是否过长 C:观察引流管内有无液体排出 D:观察引流管是否脱出 E: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中水柱波动情况

女,46岁。因外伤导致张力性气胸,留置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期间要搬运此病人,正确的做法是

A:一人专门搬运引流瓶 B:用一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 C:水封瓶不能倾斜 D:嘱病人深呼吸 E:双钳夹闭引流管,将瓶放置于病人两腿之间

患者,女,49岁,胸部外伤致张力性气胸,出现极度呼吸困难和发绀。予以胸部排气,并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行胸腔闭式引流时,促进患者胸内气体排出的措施是

A: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B:水封瓶低于引流口60cm C:保持长玻璃管在水面下3cm D: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 E:定时挤捏引流管

患者,男性,28岁,胸部外伤致右侧第5肋骨骨折并发气胸,呼吸极度困难,发绀,出冷汗。检查:血压10.6/8kPa(80/60mmHg),气管向左侧移位,右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颈胸部有广泛皮下气肿等。医师采用闭式胸腔引流治疗。

护士判断胸腔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简单方法是

A: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 B:看引流管是否有液体引出 C:检查引流瓶中是否有引流液 D:检查病人的呼吸音是否正常 E:观察水封瓶中长管内水柱的波动

患者女性,52岁。近日突然出现高热,咳嗽,右侧胸痛,呼吸困难。查体:体温40℃,P118次/min,R25次/min。血常规:WBC2.0x10/L,胸片示右侧胸部大片致密阴影。采取胸膜腔闭式引流治疗。

判断胸腔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

A: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 B:检查引流瓶中是否有引流液 C:检查患者呼吸是否正常 D:观察水封瓶中长管内水柱的波动 E:检查引流管是否有液体流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