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5岁。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无特殊,肝肋下3cm,脾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阴性。血常规:Hb90g/L,WBC20x10/L,N12%,L82%,PLT50x10/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细胞质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ETV6-CBFA2融合基因。

按上述资料,应属下列哪一型

A:L1型,高危型 B:L2型,标危型 C:L2型,高危型 D:L3型,高危型 E:L1型,标危型

病历摘要:患儿男性,5岁,发热10余天,呈不规则发热,食欲减退,偶有鼻衄,曾用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近日来面色逐渐苍白。查体:体温:T38.8℃,精神差,皮肤粘膜苍白,躯干部可见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血常规:血WBC45.0x10/L,中性:0.25,淋巴:0.75;血红蛋白Hb78g/L,红细胞2.6x10/L,血小板77x10/L。

患儿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1型),早期前B细胞型。需要药物化疗,首先进行诱导缓解治疗,白血病治疗诱导缓解的目的是?

A:使确诊时体内的1012的白血病细胞降至108 B:使体内白血病细胞由1012降至104 C:骨髓涂片中原淋及幼淋消失或<5% D:消灭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 E:杀死99%的白血病细胞 F:进一步减少白血病细胞 G:消灭脑脊液中的白血病细胞 H:恢复骨髓造血功能

男性,18岁。不规则发热10d,鼻及牙龈出血1周来诊。体检:体温39.2℃,胸骨中下段有明显压痛,脾肋下2cmc,化验:Hb80g/L,WBC22x10/L,血小板50x10/L,外周血有异常细胞,骨髓涂片原始细胞占0.80(80%),细胞化学染色POX部分阳性,PAS(-),NSE阳性,部分能被氟化钠抑制。

本例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其FAB分型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型) B:急非淋白血病M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型) 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型)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型)

男性,15岁。发热,头痛,呕吐伴皮肤瘀点,瘀斑1周入院。体检:颈有阻力,多组浅表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3cm,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并拟诊合并脑膜白血病。

关于脑膜白血病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最常发生在白血病的缓解期 B:最常见于成人急非淋白血病 C:最常见于儿童急淋白血病 D:常引起白血病复发 E:最常累及脑膜,亦可累及脑实质与脊髓

男性,18岁。不规则发热10d,鼻衄及牙龈出血1周来诊。体检:体温39.2℃,胸骨中下段有明显压痛,脾肋下2cm。检验:Hb 80g/L,WBC 22x10^9/L,血小板50x10^9/L,外周血有异常细胞,骨髓涂片原始细胞占0.80(80%),细胞化学染色POX部分阳性,PAS(-),NSE阳性,部分能被氟化钠抑制。

本例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其FAB分型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型) B:急非淋白血病M2型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5型)

男性,15岁。发热,头痛,呕吐伴皮肤淤点,淤斑1周入院。体检:颈有阻力,多组浅表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3cm,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并拟诊合并脑膜白血病。

关于脑膜白血病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最常发生在白血病的缓解期 B:最常见于成人急非淋白血病 C:最常见于儿童急淋白血病 D:常引起白血病复发 E:最常累及脑膜,亦可累及脑实质与脊髓

患儿女,5岁。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入院。体检:体温38.5℃,稍苍白,下肢有少许散在出血点,浅淋巴结易触及,如绿豆至黄豆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脾不肿大,双下肢无明显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数12x10/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0,骨髓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列哪个因素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高危因素

A:免疫分型为早期前B型 B:染色体数目为高二倍体 C:泼尼松诱导治疗第8天外周血幼稚细胞为2.0x10/L D:诊断时白细胞数20x10/L E:年龄5岁

女孩7岁。因"发热1个月余,伴双下肢疼痛8天"住院。体检:体温39℃,面色苍白,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肝肋下4cm,睥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Hb85g/L,WBC25x10/L,N14%,L80%,PLT45x10/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4%,直径<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浆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

按上述资料,应属下列哪一型( )

A:L1型,标危型 B:L1型,高危型 C:L2型,标危型 D:L2型,高危型 E:L3型,高危型

女孩,5岁。因"发热1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无特殊,肝肋下3cm,脾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阴性。血常规:Hb 90g/L,WBC 20x10/L,N 12%,L 82%,PLT 50x10/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细胞质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BCR-ABL融合基因。

按上述资料,应属下列哪一型

A:L1型,高危型 B:L2型,标危型 C:L2型,高危型 D:L3型,高危型 E:L1型,标危型

某男性患者,18岁,不规则发热10d,鼻衄及牙龈出血1周来诊。体检:体温39.2℃,胸骨中下段有明显压痛,脾肋下2cm。检验:Hb 80g/L,WBC 22×10/L,血小板50×10/L,外周血有异常细胞,骨髓涂片原始细胞占0.80(80%),细胞化学染色POX部分阳性,PAS(-),NSE阳性,部分能被氟化钠抑制。

本例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其FAB分型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型) B:急非淋白血病M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型) 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型)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