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2岁,因“发现左侧睾丸持续增大1年,左侧阴囊疼痛1 d”来诊。患者于20年前因左侧隐睾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自述左侧睾丸降入阴囊后较对侧明显偏小。近1年,患者发现左侧阴囊内睾丸持续增大,无发热,疼痛及尿路刺激症状。1 d前,突然出现左侧阴囊疼痛伴睾丸迅速增大。查体:左侧睾丸肿物约6 cmx8 cm,触痛明显,透光试验(-),有沉重感。

初步诊断为(提示 AFP 35 ng/ml。阴囊彩色超声:睾丸内软组织肿物,其内伴有低密度区,高度怀疑睾丸肿瘤伴继发出血。盆腔CT:未见明显异常。)

A: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 B:典型精原细胞瘤 C:卵黄囊瘤 D:畸胎瘤 E:胚胎癌 F:绒癌 G:混合性睾丸肿瘤 H:恶性淋巴瘤

 患者男,42岁,因“发现左侧睾丸持续增大1年,左侧阴囊疼痛1 d”来诊。患者于20年前因左侧隐睾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自述左侧睾丸降入阴囊后较对侧明显偏小。近1年,患者发现左侧阴囊内睾丸持续增大,无发热,疼痛及尿路刺激症状。1 d前,突然出现左侧阴囊疼痛伴睾丸迅速增大。查体:左侧睾丸肿物约6 cmx8 cm,触痛明显,透光试验(-),有沉重感。

该患者需要的进一步治疗是(提示 初步诊断为睾丸肿瘤,高度怀疑胚胎癌,睾丸根治性切除后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发现左侧腹主动脉旁3个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约为1.5 cm。睾丸局部已侵犯白膜,但尚未侵犯精索。)

A:主动脉旁淋巴结区放疗 B:左侧盆腔淋巴结区放疗 C:切除右侧睾丸 D:术后化疗 E:生物治疗 F:靶向治疗 G:密切观察随访 H:化疗配合自体骨髓移植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9岁,阴囊左侧坠胀2个月。体检:阴囊皮肤无红肿,左睾丸增大,扪及一个约5cmx4cmx4cm大小的肿块,质地硬,不光滑,无压痛,透光试验阴性。右睾丸附睾未见异常。阴囊双侧未扪及曲张静脉。

哪种手术方案最好? 提示:体查全身未扪及浅表淋巴结。胸片,肝B超,腹和盆腔CT,骨扫描均未见转移灶,拟行左睾丸切除术。

A:手术前先化疗 B:手术前先放疗 C:手术前先化疗+放疗 D:手术时先在腹股沟管内环水平阻断精索血管,作睾丸活检确定恶性肿瘤后再行根治性左睾丸切除术 E:直接行根治性左睾丸切除术 F:单纯性左睾丸切除术

患儿,6个月。右睾丸未下降至阴囊内,查右阴囊空虚未触及睾丸,左侧发育正常。

该患儿手术中发现右睾丸发育极差,应采取的治疗是( )

A:右睾丸牵引固定 B:右睾丸切除+睾酮治疗 C:右睾丸牵引固定+睾酮治疗 D:右睾丸切除,如有斜疝行修补术 E:右睾丸牵引固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

某男,16岁,睡眠中突发右侧睾丸疼痛并伴右下腹疼痛2小时。查体:阴囊无红肿,右侧睾丸、附睾肿大、压痛,左侧睾丸、附睾未触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

提示: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侧睾丸未见血流信号,左侧睾丸血流信号正常,确诊为右侧睾丸扭转,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止痛对症处理 B: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C:手法复位 D:睾丸固定 E:手术复位 F:睾丸切除 G:阴囊热敷

行经阴囊睾丸切除术的注意事项包括()。

A:患有早期精原细胞瘤患者实施放疗的范围应该包括同侧的腹股沟区及阴囊,但这会增加精子缺乏的发生率 B:在患有早期NSGCT患者中,阴囊切口皮肤连同残余的精索应行RPLND时一并切除 C:如果患者应用大剂量的以铂类为基础的抗癌药时,行RPLND时应一并把精索残端切除,但因为经系统治疗后局部复发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所以不必行扩大腹股沟区切除及半侧阴囊切除 D:患有Ⅰ期NSGCT的患者经阴囊行睾丸切除不利于术后的监测 E:90%的患者能够保持正常的睾酮水平

行经阴囊睾丸切除术的注意事项包括()

A:患有早期精原细胞瘤患者实施放疗的范围应该包括同侧的腹股沟区及阴囊,但这会增加精子缺乏的发生率 B:在患有早期NSGCT患者中,阴囊切口皮肤连同残余的精索应行RPLND时一并切除 C:如果患者应用大剂量的以铂类为基础的抗癌药时,行RPLND时应一并把精索残端切除,但因为经系统治疗后局部复发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所以不必行扩大腹股沟区切除及半侧阴囊切除 D:患有Ⅰ期NSGCT的患者经阴囊行睾丸切除不利于术后的监测 E:90%的患者能够保持正常的睾酮水平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