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10岁,因头晕、乏力前来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如下:Hb75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2%;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6.5g/L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0g/L氯化钠溶液(阳性)。

该患儿贫血的原因可能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患儿男,10岁,因头晕、乏力前来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如下:Hb75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2%;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6.5g/L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0g/L氯化钠溶液(阳性)。

上述发病机制可导致的贫血是

A:地中海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恶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某男性患者,56岁。因头晕、乏力、四肢发麻2个月前来就诊。体检: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均无异常,贫血貌,舌面光滑、发红呈"牛肉舌"状。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双下肢深部位感觉麻木。自述2年前因胃溃疡住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本次起病以来精神抑郁、失眠,对事物反应较迟钝。血常规检查:RBC2.19×10/L,HGB82g/L,HCT25.3%,RDW16.8%,WBC3.75×10/L,PLT94×10/L。

该贫血类型形态学分类应为

A: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B: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C: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D: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E:正常细胞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48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半年余。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查体:T36.6℃,P96次/分。贫血貌,皮肤干燥,黏膜无出血点,心肺(-),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RBC2.8×10[~12.gif" />/L,Hb61g/L,Hct0.21,RDW20%。WBC7.1×10[~9.gif" />/L,PLT220×10[~9.gif" />/L。

该患者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属于

A: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 B:正常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C: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D: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E: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F: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G: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某男性患儿,10岁。因头晕、乏力前来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如下:Hb75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2%;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6.5g/L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0g/L氯化钠溶液(阳性)。

该患儿贫血的原因可能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某男性患儿,10岁。因头晕、乏力前来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3cm,脾肋下2cm。实验室检查如下:Hb75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2%;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6.5g/L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0g/L氯化钠溶液(阳性)。

上述发病机制可导致的贫血是

A:地中海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恶性贫血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31岁,全身乏力3年,月经量较多,妇科B超检查多发子宫肌瘤,大者4.2cm×4.7cm,有时头晕,血常规化验Hb:77g/L,诊断为贫血。

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贫血为

A:海洋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镰状红细胞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25岁,因“低热、关节疼痛、乏力2个月”来诊。发病期间常见尿色深。查体:贫血貌,巩膜黄染;脾肋下2cm。血常规:Hb51g/L,WBC3.2×10^9/L,网织红细胞0.08,PLT正常。血清抗核抗体升高,抗双链DNA(+)。

患者发生贫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铁缺乏 B:叶酸、维生素缺乏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海洋性贫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