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3岁人,结婚5年未孕,月经不规则多年,已闭经4个月,B型超声:内膜增厚1.0 cm,内膜回声不均,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尿妊娠试验阴性。
子宫内膜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正常内膜增生期 B:子宫内膜分泌反应 C: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 D: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E:子宫内膜息肉
患者女,33岁人,结婚5年未孕,月经不规则多年,已闭经4个月,B型超声:内膜增厚1.0 cm,内膜回声不均,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尿妊娠试验阴性。
诊断性刮宫刮出内膜组织2 cmx2 cmx1 cm,光镜下见腺体密集呈分支状及锯齿状,局部可见背靠背及腺体内搭桥现象。腺上皮细胞核圆略增大,形态不规则,极性改变。未见明显浸润。病理诊断为
A:子宫内膜癌 B: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C: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 D:子宫内膜单纯性不典型增生 E:子宫内膜复杂性不典型增生
患者女,35岁,多年月经不调,原发不孕,促排卵治疗6个月余,无效。B型超声:内膜增厚,回声杂乱。刮宫内膜组织中量,灰白,质地软脆。光镜下组织图像如图所示。
子宫内膜病变的药物治疗,组织学评价应关注的内容是
A:子宫内膜病变的程度及范围 B:子宫内膜对激素的反应 C:是否伴有化生及其他病变情况 D:ER,PR,p53及其他肿瘤基因情况 E:药物治疗后内膜转化情况 F:比较药物治疗的发展过程
一高血压患者,肾病理显微镜下示:小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呈洋葱皮样(onion skin)表现。其诊断为 ( ) 
A:恶性高血压 B:硬化性肾炎 C:良性小动脉肾硬化 D:局灶节段性硬化 E:新月体性肾炎
某女性患者,49岁,因“绝经后1年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来诊。子宫MRI:子宫内膜增厚,肿物充满宫腔;右侧附件区囊实性肿物,4 cm×5 cm;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大者直径2 cm。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样腺癌。
术后病理子宫内膜中分化内膜样腺癌,肿瘤侵达浆膜层,未累及宫颈管、宫旁组织及阴道;右侧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考虑为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5/3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8,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6。其分期(FIGO,2009年)为
A:Ⅲa B:Ⅲb C:Ⅲc D:Ⅳa E:Ⅳb
某女性患者,57岁,发现左侧乳腺肿块2d,不痛,不发热。查体:左乳腺肿块,直径约3cm,质硬,不易活动,皮肤有凹陷。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
皮肤增厚的标准是
A:切线位皮肤厚度超过乳腺下方皮肤皱褶或乳晕 B:切线位皮肤厚度超过乳腺胸肌表面皮肤 C:切线位皮肤厚度超过乳腺胸肌表面皮肤的2倍 D:皮肤厚度>5mm E:皮肤厚度>3mm
男患儿,1岁,因“感冒后呼吸急促、咳嗽、不能平卧1 d”来诊。查体:心界扩大,HR 150次/min,律齐,第二心音增强并有奔马律,肺部有哮鸣音。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左心增大为主,肺纹理增粗。ECG:左心室肥厚、胸前导联T波倒置。
超声心动图全心呈球形扩大,室间隔变薄并呈圆弧样膨向右心室,左心室心尖部圆隆,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收缩及舒张运动明显减弱,收缩期室壁增厚率明显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28%。患者的诊断应考虑
A:心内膜胶原弹力纤维增生症 B:扩张型心肌病 C:限制型心肌病 D:酒精性心肌病 E:心肌致密化不全
一高血压患者,肾病理显微镜下示:小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呈洋葱皮样(onionskin)表现。其诊断为( )
A:良性小动脉肾硬化 B:恶性高血压 C:硬化性肾炎 D:局灶节段性硬化 E:新月体性肾炎
一高血压患者,肾病理显微镜下示:小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呈洋葱皮样(onionskin)表现。其诊断为( )
A:良性小动脉肾硬化 B:恶性高血压 C:硬化性肾炎 D:局灶节段性硬化 E:新月体性肾炎
一高血压患者,肾病理显微镜下示:小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呈洋葱皮样(onionskin)表现。其诊断为() 
A:良性小动脉肾硬化 B:恶性高血压 C:硬化性肾炎 D:局灶节段性硬化 E:新月体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