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右上腹痛10年,再发1周"于本院住院治疗,行各项术前检查明确诊断"胆囊炎,胆囊结石"后择期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程顺利,术中少量出血(约50ml)。术后经PACU复苏后送入病房。患者5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甲亢",曾服药治疗1年后停药。

提示:术后3小时患者出现精神烦躁,胡言乱语,高热,气促;查体发现:T 40℃,P140次/分,BP 90/50mmHg,R 30次/分,SpO95%,双瞳孔等大,直径4mm对光反射存在,查体不甚合作,颈无明显抵抗,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心律齐,率约150次/分。腹软,肠鸣音未闻及,全腹轻压痛,以切口附近为主,无明显肌卫和反跳痛。ECG提示窦性心动过速。提问: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下列哪些辅助检查需要立即进行?

A:血常规,电解质 B:T3,T4,TSH C:D-Di D:头颅CT E:小肠造影 F:上腹部CT增强

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入院,诊为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提示:患者体重65kg,麻醉诱导前血压150/90mmHg,心率90次/分,SpO100%,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呼吸机设置参数分别是,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10次/分,吸呼比1:2,氧流量1.5L/min;气腹前PCO35mmHg,,手术开始时以14mmHg的CO维持气腹压力,当手术进行到40min时,患者的PCO上升到55mmHg。提问:患者CO气腹导致PCO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气腹后呼吸死腔量减小 B:气腹后CO经腹膜吸收入血 C:气腹后膈肌上抬而引起总肺顺应性增加 D:气腹后呼吸死腔量增大 E:气腹后膈肌上抬而引起总肺顺应性下降 F:气腹后潮气量下降

患者女性,53岁,因阵发性头痛,头晕,胸闷,心悸5年,加重3个月入院,诊为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拟行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提示:患者经术前准备,目前血压控制良好,电解质正常,血容量得到适量补充,拟于次日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提问: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A:麻醉方法首选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 B:麻醉方法首选全身麻醉 C:术中应采用长效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和心率 D:因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故无需动脉和中心静脉测压监测 E:嗜铬细胞瘤切除后,仍需维持降压 F:术中严密观察,注意有无胸膜损伤或气胸的发生

男,70岁,较长时间大便干燥,近2周来,排便时疼痛伴出血,经检查,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溃疡,诊断为肛裂。采用坐浴等非手术治疗。

该病人作直肠肛管检查时最合适的体位是:

A:蹲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膝胸位 E:截石位

男,55岁,下腹痛,排便呈黏液性血便,不规律

应如何处置

A:经肛门肿块切除术 B:经腹直肠癌切除术 C:经腹肛管拉出直肠癌切除术 D: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E:经会阴直肠肠癌切除术

某患者,70岁,较长时间大便干燥,近2周来,排便时疼痛伴出血,经检查,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溃疡,诊断为肛裂。采用坐浴等非手术治疗。

该病人作直肠肛管检查时最合适的体位是

A:蹲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膝胸位 E:截石位

某男,70岁。较长时间大便干燥,近1周来,排便时疼痛伴出血,经检查,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溃疡,诊断为肛裂。采用坐浴等非手术浴疗

该病人做直肠肛管检查时最合适的体位是

A:蹲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膝胸位 E:截石位

男,55岁,下腹痛,排便呈黏液性血便,不规律

应如何处置()

A:经肛门肿块切除术 B:经腹直肠癌切除术 C:经腹肛管拉出直肠癌切除术 D: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E:经会阴直肠肠癌切除术

男,55岁,下腹痛,排便呈粘液性血便,不规律
应如何处置

A:经肛门肿块切除术 B:经腹直肠癌切除术 C:经腹肛管拉出直肠癌切除术 D: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E:经会阴直肠肠癌切除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