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包括:
A:硝酸酯类及亚硝酸类,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B:强心苷类,如地高辛等 C: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 D:利尿药,如氢氯噻嗪等 E: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等
痛风急性发作期以控制关节炎症(红肿,疼痛)为目的,尽早使用抗炎药;发作间歇期应该重视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痛风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多饮水",指标是保持日尿量在
A:1~2L B:2~3L C:2~4L D:3~4L E:3~5L
痛风急性发作期以控制关节炎症(红肿,疼痛)为目的,尽早使用抗炎药;发作间歇期应该重视非药物治疗。
增加碱性食物也是"非药物治疗痛风"的重要措施,指标是维持尿液
A:pH7.5 B:pH7.0 C:pH6.5 D:pH6.0 E:pH5.5
(使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注意事项)
不宜与牛奶,抗酸药同服,连续用药不宜超过8周的药物是
A:铋剂 B:抗酸药 C:硫糖铝 D:丙谷胺 E:质子泵抑制剂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包括
A:硝酸酯类及亚硝酸类,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B:强心苷类,如地高辛等 C: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 D:利尿药,如氢氯噻嗪等 E: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等
长期大量使用血管收缩药加重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机体对药物产生耐受 B:血管平滑肌对升压药物失去反应 C:体内儿茶酚胺耗竭 D:使微循环障碍加重 E:机体丧失应激反应能力
抢救休克时,使用血管收缩药的指征()
A:休克晚期,尿量<25毫升/小时 B:皮肤湿冷、四肢紫绀 C:血容量不足 D:休克早期,尿量>25毫升/小时 E:使用血管收缩药应小量,短期
以下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是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联合使用
A:产生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B: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C:形成可溶性复合物,有利于吸收 D:改变尿液pH,有利于排泄 E: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克服药物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