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5岁。肝硬化病史8年,2年前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行脾肾静脉分流术,此次突然呕血1000ml。经三腔管压迫止血等综合治疗5d,拔管后再次呕血800ml。
为明确出血原因,最适宜的检查是;
A:腹腔动脉造影 B:钡餐透视 C:B超检查 D:胃镜检查 E:插三腔管明确出血原阂
女,45岁。肝硬化病史8年,2年前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行脾肾静脉分流术,此次突然呕血1000ml。经三腔管压迫止血等综合治疗5d,拔管后再次呕血800ml。
最可能的出血原因是:
A:应激性溃疡 B:胃溃疡 C: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D:胆管大出血 E:胃癌
女性,18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月经多,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x10
/L,血小板20x10
/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
治疗8个月后,血小板上升为30x10
/L,仍有出血症状,
Cr标记血小板扫描脾区的放射指数比值较高,进一步治疗可选用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脾切除 C:免疫抑制剂 D:大量甲泼尼龙 E:去氨加压素
女性,25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9x10
/L,血小板18x10
/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
治疗8个月后,血小板上升为31x10
/L,仍有出血症状,
Cr标记血小板扫描脾区的放射指数比值较高。进一步治疗可选用
A:脾切除 B:免疫抑制剂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大量甲泼尼龙 E:去氨加压素
某男,46岁。确诊慢性肝病10年,反复牙龈出血、鼻出血及皮肤紫癜半年住院。体检:面色灰暗,可见肝掌与蜘蛛痣,皮肤散在瘀点、瘀斑、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5cm。腹水征(-)。
本例拟行脾切除治疗,为防止严重出血并发症,以下何种治疗最有效
A:输血小板悬液 B:输新鲜血 C:静脉注射维生素K
D:输凝血酶原复合物 E:保肝治疗加止血敏类止血药物
某男性患者,60岁。乏力,多汗,上腹不适2个月。查体:无贫血外观,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脾大平脐,质硬,双下肢不肿。
提示:患者生于哈尔滨,未到疫区,无食生鱼.生虾习惯,平时饮啤酒少量,病毒性肝炎标志及肝功均正常。B超显示:脾巨大,肋下24cm,肝大小正常,门静脉宽9.0mm,未见腹水。血象:WBC36×109/L,Hb110g/L,,Plt510×109/L。据上述资料,诊断应考虑
A:血吸虫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肝硬化脾亢 D:疟疾 E:黑热病 F: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某男性患者,60岁。乏力,多汗,上腹不适2个月。查体:无贫血外观,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脾大平脐,质硬,双下肢不肿。
引起该患者脾肿大的疾病有
A:疟疾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晚期血吸虫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黑热病 F:肝硬化脾亢
某男性患者,60岁。乏力,多汗,上腹不适2个月。查体:无贫血外观,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脾大平脐,质硬,双下肢不肿。
提示:患者生于哈尔滨,未到疫区,无食生鱼.生虾习惯,平时饮啤酒少量,病毒性肝炎标志及肝功均正常。B超显示:脾巨大,肋下24cm,肝大小正常,门静脉宽9.0mm,未见腹水。血象:WBC36×109/L,Hb110g/L,,Plt510×109/L。为进一步确诊,应做的检查是
A:染色体核型分析 B:食管钡透 C:骨髓穿刺涂片 D:白血病免疫分型 E:细胞化学分析 F:肝脾CT
某女,19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月经多,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10×10
/L,血小板20×10
/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
治疗8个月后,血小板上升为30×10/L,仍有出血症状,Cr标记血小板扫描脾区的放射指数比值较高,进一步治疗可选用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脾切除 C:免疫抑制剂 D:大量甲泼尼龙 E:去氨加压素
某女性患者,26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貌,牙龈出血,双下肢紫癜,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9×10
/L,血小板18×10
/L,骨髓象提示巨核细胞增多。
治疗8个月后,血小板上升为31×10
/L,仍有出血症状,
Cr标记血小板扫描脾区的放射指数比值较高。进一步治疗可选用
A:脾切除 B:免疫抑制剂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大量甲泼尼龙 E:去氨加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