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5岁。高热,右上腹痛8天。体检:急性病容,体温39度,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肝肿大;实验室检查:WBC18x10
/L中性粒细胞90%B超检查提示肝右前叶直径10cm脓肿
肝脓肿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机制主要是
A:脓肿穿破血管壁引起出血,自胆管流出 B:脓肿引起门脉__,胃底静脉出血 C:脓肿引起胆管炎出血 D: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 E:使用激素后应激性溃疡出血
男35岁。高热,右上腹痛8天。体检:急性病容,体温39度,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肝肿大;实验室检查:WBC18x10
/L中性粒细胞90%B超检查提示肝右前叶直径10cm脓肿
肝肿大特点
A:质硬,无压痛 B:质韧,高低不平,轻压痛 C:质韧,高低不平,压痛 D:质软,光滑。压痛 E:质硬,光滑。压痛
男,54岁。结肠癌术后8个月,B超发现肝右前叶直径4cm结节
如发现右肝为多个转移结节,最佳的治疗方式是
A:右肝切除 B:肝动脉结扎栓塞 C:全身化疗 D:放射治疗 E:免疫治疗
男性,45岁,农民。发热,盗汗,右季肋部疼痛2周来诊。3年前有过腹泻史。体检:体温39.6℃,右下肺呼吸音降低,肝肋下4 cm,质中,表面光,有压痛,脾未及。化验:WBC 11.6x10 9/L,中性粒细胞0.82(82%),胸透示右膈抬高,右膈活动度受限,B超示肝右叶7~8 cm大平段,拟诊为阿米巴肝脓肿。
阿米巴肝脓肿发生在肝右叶原因是
A:原虫经肠系膜上静脉入肝 B:经肠系膜下静脉入肝 C:经淋巴管人肝 D:经肝静脉入肝 E:由肠壁直接侵入肝
患者男性,56岁。过去有嗜酒及慢性肝炎史,近2个月食欲不振,低热,消瘦,乏力,右上腹胀痛并扪到肿块。体格检查:肝肋下3cm,质硬,无腹水。B超检查发现患者肝右叶中央单个10cmx12cm占位,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患者肝叶切除术后,出现嗜睡,烦躁不安,黄疸,应考虑
A:膈下脓肿 B:内出血 C:肝性脑病 D:胆汁性腹膜炎 E:胆道感染
某男性患者,29岁,B超查体偶然发现肝右叶占位。
关于中央瘢痕的MR表现,正确的是
A: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B: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 C: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D: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 E: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 F: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 G: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
某男性患者,29岁,B超查体偶然发现肝右叶占位。
关于FNH的鉴别诊断,以下正确的是
A:肝细胞癌中心瘢痕T1WI和T2WI多均呈高信号,且强化明显 B: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图像对肝细胞腺瘤与FNH鉴别无意义 C:纤维板层状肝细胞癌中央瘢痕多纤细,少见钙化 D:纤维板层状肝细胞癌强化呈“快进慢出”型,中央瘢痕无强化 E:MRI特异性对比剂有助于与肝细胞癌鉴别 F:肝细胞腺瘤中央瘢痕亦常见 G:注射SPIO后HCC呈低信号,与之可鉴别
某男性患者,29岁,B超查体偶然发现肝右叶占位。
注射MRI特异性对比剂后,关于FNH表现不正确的是
A:注射SPIO后信号明显降低 B:注射Gd-BOPTA后呈持续强化 C:注射Mn-DPDP后呈持续强化 D:注射Gd-BOPTA后表现与肝细胞腺瘤相似 E:注射SPIO后表现与肝细胞腺瘤相同 F:注射Mn-DPDP后表现与肝细胞腺瘤相似 G:注射SPIO后与HCC表现不同
某女性患者,39岁,因“体检时超声发现肝肿物1 d”来诊。无不适。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肝超声:肝外形正常,内部呈中等回声,左内叶内一个直径3 cm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有稀疏血流信号,RI=0.67,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若患者有肝病史,肝表面不光滑,实质回声粗乱,肿瘤周边有低回声晕,最客观的诊断描述是
A: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B:提示血管瘤 C:腺瘤 D:提示肝细胞肝癌,建议超声造影 E:胆管细胞癌可能
某女性患者,39岁,因“体检时超声发现肝肿物1 d”来诊。无不适。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肝超声:肝外形正常,内部呈中等回声,左内叶内一个直径3 cm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有稀疏血流信号,RI=0.67,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若患者无肝病史,肝表面光滑,实质回声均匀,肿瘤周边回声增强,最客观的诊断描述是
A:提示肝脓肿 B: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C:提示血管瘤,建议超声造影 D:肝细胞肝癌,建议超声造影 E:胆管细胞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