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3岁。急性腹膜炎术后7天。发热,为弛张热,伴乏力,盗汗,纳差,右上腹,肋下持续性纯痛,深呼吸及咳嗽时疼痛加重。腹部B超及CT示肝右叶上方,膈肌下见6cmx4cm液气平面,诊断性穿刺可抽出脓液
如决定行切开引流,为防止脓液流入腹腔再次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最主要的措施是
A:进入脓腔分离时,不要破坏粘连层 B:切开引流同时应用有效抗生素 C:选择合理切口,显露充分 D:吸净脓液,低压灌洗后留置负压引流 E:麻醉效果良好,便于操作
男,33岁,急性腹膜炎术后7天,发热为弛张热,伴乏力,盗汗,纳差,右上腹,肋下持续性钝痛,深呼吸及咳嗽时疼痛加剧,腹部B超及CT示肝右叶上方,膈肌下见6cmx4cm液气平面,诊断性穿刺可抽出脓液
如决定行切开引流,为防止脓液流入腹腔再次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最主要的措施是
A:进入脓腔分离时,不要破换粘连层 B:切开引流同时应用有效抗生素 C:选择合理切开.显露充分 D:吸净脓液,低压灌洗后留置负压引流 E:麻醉效果良好,便于操作
患者女,57岁,反复发热1周。体温38.2℃,B超示肝脏占位性病变。CT示肝右叶脓肿。血象稍高,血培养+药敏(-),肝,肾功能及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奥硝唑+左氧氟沙星三联抗炎及护肝等对症处理。患者入院后未诉明显腹痛,但每天下午16:00点左右出现发热,持续约3h后自行降温,最高达38.7℃。每天体温波动>2℃。复查CT:脓肿较前增大,予B超定位下行穿刺,脓肿壁较厚,抽出50ml巧克力样液体。
关于B超引导穿刺抽取液体,叙述错误的是
A:是确诊阿米巴肝脓肿的主要依据 B:黏稠无臭味 C:若将脓液按每毫升加入链激酶10U,在37℃条件下培养30min后检查,可提高阳性率 D:脓液中滋养体的阳性率很高 E:找到活动性阿米巴原虫的概率低于从脓肿壁刮下的组织
患者,男性,因急性脓胸多次胸腔穿刺抽脓及抗菌治疗后,仍有低热,消瘦,胸部X片右胸仍有可见有包裹性脓腔,入院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每日引流脓液30~50ml,胸片及胸部CT显示右下胸部有10cmx6cm残腔,壁厚约2mm,未见钙化,肺内未见病变。
脓胸纤维板剥除术的适应证
A:病程短的慢性脓胸,肺内无病变 B:急性包裹性脓胸 C:肺内有病灶,肺不能复张 D:伴支气管胸膜瘘 E:病程久,肺有纤维变性
男性,28岁,半年前左侧头部外伤,当时神清,左颞部头皮裂伤,经清创缝合术并用抗生素治疗,但术后伤口化脓,虽取出粉碎骨片,感染伤口一直流脓不愈至今,近1周嗜睡。感头痛不适,呕吐。
该患者脑脓肿系由头皮伤口感染化脓后发生颅骨骨髓炎并播散至颅内所致,目前对于脑脓肿的正确处理措施是
A:继续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 B: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 C:颅骨骨髓炎病灶清除术 D:病灶切除及脑脓肿切除术 E:颅骨钻孔行脑脓肿穿刺抽脓术
男性,40岁。不规则发热40天,伴纳差,腹胀,右上腹痛,近1周干咳伴右下胸痛来诊。体检:体温39℃,消瘦,心肺(-),右腋前线第7,8肋间有局限性压痛,局部软组织肿胀,肝肋下3cm,质中,有压痛。B超见肝脏有一4cmx3.5cm液平段,肝穿刺抽出50ml液体,经抗阿米巴药物治疗10d后,体温正常,脓腔缩小,诊断为阿米巴肝脓肿。
本例肝脓肿穿刺抽脓,其典型颜色是
A:草黄色 B:黄色脓性 C:黄绿色 D:乳白色 E:棕褐色
某男性患者,因急性脓胸多次胸腔穿刺抽脓及抗菌治疗后,仍有低热,消瘦,胸部X片右胸仍有可见有包裹性脓腔,入院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每日引流脓液30~50ml,胸片及胸部CT显示右下胸部有10cm×6cm残腔,壁厚约2mm,未见钙化,肺内未见病变。
脓胸纤维板剥除术的适应证
A:病程短的慢性脓胸,肺内无病变 B:急性包裹性脓胸 C:肺内有病灶,肺不能复张 D:伴支气管胸膜瘘 E:病程久,肺有纤维变性
某男性患者,29岁,半年前左侧头部外伤,当时神清,左颞部头皮裂伤,经清创缝合术并用抗生素治疗,但术后伤口化脓,虽取出粉碎骨片,感染伤口一直流脓不愈至今,近1周嗜睡。感头痛不适,呕吐。
该患者脑脓肿系由头皮伤口感染化脓后发生颅骨骨髓炎并播散至颅内所致,目前对于脑脓肿的正确处理措施是
A:继续应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 B: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 C:颅骨骨髓炎病灶清除术 D:病灶切除及脑脓肿切除术 E:颅骨钻孔行脑脓肿穿刺抽脓术
假如肝穿刺抽出巧克力样脓液,首先应如何处理
A:反复肝穿刺抽脓 B:脓液找阿米巴 C:应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 D:应用抗生素治疗 E:剖腹探查